中国股市(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4年10月4日讯】(williamhill官网 记者蔡思云综合报导)近日中共推出一连串刺激措施,带来了长达一周罕见的股市飙涨,中国股民欢欣鼓舞。然而,日本野村投资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警告,未来几周中国重演2015年史诗级股灾的风险正在快速上升,因此呼吁北京当局对此冷静评估。
《南华早报》报导,中国人民银行上周宣布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包括调降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与政策利率、降低现有房贷利率,以及推出规模8000亿人民币的政策工具以支撑股市,相关措施提振了中国在岸与离岸市场。
近日,许多中国投资者,尤其是那些没有经历过以往大升大跌的年轻人,急于开设账户,担心错过看似一生一次的反弹。
陆挺:中国或重演2015年股灾
《明报》报导,陆挺3日指出:“鉴于当前的股市动能,以及我们对中国社交媒体上的投资情绪追踪,未来几周,重演2015年史诗级飙涨与破裂的风险快速升高;尽管投资人目前或许仍可沉迷于市场多头,但我们希望北京能更加清醒。”
他分析,经过三年的疫情大流行、近四年的房地产危机、更高的地方政府债务等,中国经济的基础更加脆弱了。此外,它还面临金融压力、新能源领域投资泡沫破灭、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国家与私部门之间的信任减弱。
陆挺披露,日本野村投资银行希望北京能够清醒看待未来可能出现的股市危机。该行看到三种情况,而最不利的一种情况有着更高的可能性。对于投资者来说,在享受最初的狂欢之后,需要做好最不利的准备。
在良好的情况下,官员们密切关注正在酝酿的泡沫,并及时采取措施平息疯狂的股市。他们谨慎地控制财政刺激的规模和节奏,同时将精力转向困难的任务,包括清理房地产行业的烂摊子和重组财政体系。
在糟糕的情况下,股市狂热之后会出现崩盘,类似2015年发生的情况。届时,资本外逃的情况可能会很猖獗,人民币或将面临贬值的压力,限制中国人民银行购买更多股票的能力。
在基准情境下,可能会出现较小规模的泡沫和破灭。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将设法推出财政措施来稳定需求,并维持地方政府的基本运转,但可能无法解决任何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及清理房地产行业的烂摊子。
该行认为,未来几个月,中国政府可能会将重点放在三个领域。首先,为因应第二波冲击,北京将增加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其次是加快大型跨区域计划建设,以刺激投资需求;第三,可能会考虑增加弱势族群的社会保障支出。
最终,北京可能被迫充当最后的建设者,直接为那些已延迟预售的住宅项目提供资金。增量刺激的规模可能会被限制在每年GDP的3%,市场应该更重视刺激的具体细节。
网友们表示:“当股票已经成为政治工具时,灾难必将发生”、“房地产这事情肯定不会那么容易,影响太大了,连带整个国家的经济会上上下下持续波动很久”。
2015年中国股灾——从狂升到暴跌
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2015年的中国股灾。从2014年11月开始,一次前所未有的疯狂飙升,使中国股市在2015年6月达到了惊人的高度。
2013年6月25日,上证指数于1849点处探底后,开始进入一个平缓的盘整缓升期。2014年11月22日,当中国人民银行降息后,上证指数开始进入高歌猛进模式。从2014年11月21日收盘的2488点,飞涨至2015年6月12日的5178点,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总涨幅达到了110%。
同期以科技股为主的创业板表现最为抢眼。创业板指数从2014年11月的大约1500点涨到了2015年6月的4000多点。换言之,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创业板的整体价格总涨幅超过了166%。
当时,经济学人杂志直接将中国股市称为“赌场”,其理由是中国股价和基础经济环境的联系并不密切,而且股市走势经常与经济增长趋势背道而驰。
到了2015年6月中旬,中国股市的表现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在短短十几个交易日里暴跌。其中,上证指数于2015年7月9日一度下探至3373.54点,跌幅高达35%;创业板则于前一日下探至2304.76点,跌幅达到了43%。
经济学人当月的封面文章就是关于中国股市的:“截至7月7日收盘时,沪深两市2774只上市股票中,超过90%停牌或跌停。股市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下跌了三分之一,市值蒸发3.5万亿美元之多,数额超过印度股市的总市值。”整个市场可谓哀鸿遍野,“恐慌”和“崩溃”构成了此时中国股市的关键词。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中国股市的这种“疯狂→过热→恐慌→暴跌”的现象,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在中国。熟悉中国股市的投资者都会认同“A股都是急促短暂疯狂的牛市”这句话。也就是说,这种狂升暴跌的现象在中国股市里根本就是一种常态。
如今,这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投资者务必要警惕。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