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仍要求要求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图片来源:Ftotolia)
【williamhill官网 2024年2月9日讯】(williamhill官网 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官方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通缩(通货紧缩)加剧,然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仍要求要求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中国经济步履维艰,当局仍需要民营企业出力。
中国经济通缩再加剧 习近平对民企提要求
中国国家统计局2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连续第四个月处于通缩区间。与此同时,1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也出现下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是度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综合反映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涵盖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它用品及服务等8大类、268个基本分类的商品与服务价格。
有分析师警告说,需要推出力度更大的刺激计划来恢复信心。上海保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的首席经济师张智威对法新社表示,“中国需要迅速采取积极的行动,避免消费者对通货紧缩的预期固化带来的风险。”
《华尔街日报》2月8日报道认为,数据表明,通缩比许多经济学家所预计的更为严重,这增加了中国可能陷入更长期物价下跌的风险,而物价下跌趋势持续时间越长就越难逆转。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贸易政策与经济学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前中国区负责人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说,2月8日的物价数据和其它一系列疲软的经济信号“预示着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隐患重重的时期”。
在经济数据发布的当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等党外人士,提及经济状况,以很不平凡形容2023年,表示中国顶住外部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并称,“放眼全球仍然是风景这边独好”。
习近平并提出3点希望,特别点名全国工商联,要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坚定发展信心,共同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评论认为习近平的经济政策难以为继
独立时评人蔡慎坤在社交媒体推特(X平台)上发文说:放眼全球仍然是“风景这边独好”显然是自我陶醉坐井观天,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是中国极为艰难的一年,拉动中国经济繁荣的三驾马车停滞不前,几乎所有经济指标都在恶化,按照公开数据分析得出的GDP数据是负数,而不是官方自吹自擂的5.2%,如果按美元计算,和上一年相比也是负增长,持续数十年对美出口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被墨西哥所取代,中国年青人的真实失业率创历史新高,在外资撤离民企倒闭的大背景下,指望国企独撑天下肯定没有任何出路,完全无视现实沉浸在梦幻之中,给这个国家和民族带来的是苦难。
《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中共一直强调实行多党协商合作制度,所以每年中共领导层与各民主党派等党外人士见面,强调中共领导的重要,习近平特别提及民企,是要显示对民企的重视,有安抚之意。“每年会根据情况,例如现在中国的经济遇到这么多困难,尤其是民营企业,现在你可以想像民营企业家,肯定是怨气很大,普遍的失去信心。因此他(习近平)要格外提到民营企业,正因为你(中国政府)没有新的招数,只有说这些空话来安抚人心。”
台湾开南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张执中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习近平讲话的对象主要是民营企业人士,这也是这几年对北京的经济政策存在较多质疑声音的领域,因此中共明确提出他们也要在“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方面,发挥积极角色。
2023年中国经济增幅达到5.2%左右,高于5%左右的官方目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本月预测,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4.6%。
张执中说,若中国大陆主要经济指标没有明显改善,官方对舆论的严格管控今年预计不会改变,很可能经济形势越差,舆论管控会相应收得越紧。
张执中认为,北京当局目前着力驳斥外界的悲观声音,但这些论述较符合目前的经济形势。“官方可以管控企业、学界和网络大V公开层面的言论,但无法管控民众私下的讨论,刻意地去压制这些言论的结果,可能让不满更多地累积,并让大家越来越相信民间和外部的论述”。
习近平仍需要民营企业为经济出力
此前政治局常委蔡奇、王沪宁等高官也提出要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的要求,王沪宁还特别要求加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
王沪宁提到,着力围绕促进“两个健康”(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做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做好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和侨务工作。
王沪宁强调,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贯彻到统战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在1951年,刚刚建政的中共发出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为1954年推出的公私合营政策打下了基础。
在1970年代末期,邓小平主导的经济改革开放政策,使民营经济再次复苏,出现了“个体户”、“万元户”等描述私人经营者的名词。他们也从当年的小摊小贩,个体经营,发展成为对中国经济有突出贡献的角色。
随着习近平不断集权,对民营经济也加紧了管控。2020年9月15日,一份名为《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由中共中央办公厅推出,是40多年以来中共出台的第一份有关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文件,既折射中国民营经济在整体经济中的份量加重,也反映中美对抗局面中有必要整合民营企业的力量并加强管理与控制。统战工作文件中的“民营经济人士”,包括民营企业出资人、控制人、持股人、民营中介结构合伙人,以及在内地投资的港澳工商界人士和个体工商户。
中国民营经济从零开始到如今有许多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如腾讯、阿里巴巴等。有关民营企业如今在中国经济中的比例,有所谓“56789”之说,即:政府税收50%以上由民营企业缴纳;投资60%来自民营企业;发明专利70%出自民间企业;城镇80%就业由民间企业解决;中国90%以上的企业是民企。
“与市场沟通是有用的,但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此前对媒体说,“只喊空口号,市场是不会被愚弄的”。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