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的黄金救援 穿戴装置救你一命(图)
心因性猝死往往来势汹汹,常造成立即的生命威胁。(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近年来,许多名人因心血管疾病发作猝死包括:高以翔、黄鸿升、龙劭华……,令人担心是否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尤其,心因性猝死往往来势汹汹,常造成立即的生命威胁,究竟有没有办法能够预防,提前订制你的无病生活?
年轻人猝死 可能是心律不整惹的祸
心血管疾病是除了癌症之外,国人的第二大死因,而且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心血管系统出现问题时,可能有胸闷、胸痛、心绞痛或心悸等症状,但尚有许多病人在发病前没有明显症状,造成诊治上的困难。至于年轻人猝死事件频传,致命原因很可能是心律不整,但许多人直到发病前,都不知道自己有心律不整的状况。
双和医院心脏内科病房主任邱淳志表示,突发性的心律不整,出现时间无法预测,经常受测者到医院检查时,心电图没有任何异常。为了诊断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可能会接受24小时携带式心电图或连续7天到14天的心电图侦测,才能记录及评估患者的不适症状是否和心律不整有关。
不过,他也提到,采用携带式心电图的患者可能会感觉有诸多不便,譬如,因为必须将如同随身听大小的装置背在身上,而且需要在胸前贴上心电图贴片并接上导线,洗澡时可能要改用擦澡的方式。
及早发现便能掌握治疗的黄金时间
“心因性猝死难道真的避无可避?”曾有民众提出这类疑问,对此,邱淳志直言,“某些心因性猝死发生前会有一些征兆,只是一般状况下,人们不会随时侦测自己的生理数值,无从得知身体的状况已经亮起红灯。然而,很多患者在发生心因性猝死之前,心律不整的频率及次数都会增加,若能及早侦测并且就医,就可能阻止一场悲剧的发生。”
邱淳志进一步指出,譬如,若心跳出现停拍、停格的状况时,有可能是产生了心室早期收缩这种有危险性的心律不整,影响心脏功能,让心脏无法顺利将血液打出去,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或致死。冠状动脉疾病或心肌梗塞都可能产生心室早期收缩,若能及早发现自己心律不整,就能掌握治疗的黄金时间。
许多长者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险族群,更应注意心脏是否发生突发状况。不过,现代人的生活型态造成不少老人家独居,若平时没有家人同住照顾,风险也会跟着提高不少。此外,失智症或中风等疾病患者,无法用言语或动作表达自己身体不适,万一出现心肌梗塞及其他心脏问题时,可能无法及时就医,因而引发憾事。
自从智慧型手表Apple Watch开放心电图功能,许多人都对它寄予厚望,希望能借此随时记录自己的心律变化。其实,早在Apple Watch之前,北医大和丽台科技就已经开始产学合作,共同研发出医疗级心脏监测手表穿戴装置,结合AI运算技术,每半小时主动侦测是否有不规律的风险指标,能有效辅助心脏衰竭的治疗,并取得卫福部心电图量测认证,还获得2021年“国家新创奖”的肯定。
AI穿戴装置可更有效监测病患心脏状况
邱淳志强调,研发穿戴式心电图装置,目的是为了让患者365天都可随时侦测心律变化,并且找出心房颤动、致命性心律不整或心室早期收缩的潜在患者,减少心因性猝死的危险。
他以其中一种心脏监测手表穿戴装置为例指出,使用者可以随时量测并记录当下的心脏状态,同时将资讯同步上传至云端健康管理平台,医护人员、个案管理师、患者及家属都能随时上网查看心电图与分析资讯,例如:心跳过慢、过快或不规律等。若上传的数值出现异常,装置还会主动传讯息至使用者的手机,提醒须多加留意,安卓Android或iOS系统都适用。此外,还有测量血压、步数记录、疲劳指数、心跳变异律及睡眠分析报告等功能,帮使用者掌握身体密码,维持健康生活。
邱淳志谈到,有位女性患者因心脏冠状动脉血管三条阻塞严重,装了支架治疗,属于高风险病人,所以在医师建议下,开始使用心脏监测手表穿戴装置。
没想到,从她的日常监测数据中,果真发现心室早期收缩发生频率增加,装置于是自动传讯至云端平台;医疗人员接获讯息后,请她提早回诊,并且帮她调整心律不整药物。之后,同样透过云端监测,确认患者心律不整及不适症状都有所改善,帮她避免了因为心律不整而再次住院,提升了医疗品质和病人安全。
新冠疫情降低了民众到医院的意愿,当身体出现不适时,很多人宁愿先忍耐,却不知可能造成生命危险。邱淳志提醒,根据台湾心肌梗塞学会统计,2020年心肌梗塞患者和去年同期比较,平均约晚了40分钟至50分钟才到医院求诊,但心肌梗塞病人每晚半个小时就医,死亡率就会提升7.5%,如果能使用心脏监测手表穿戴装置这类的穿戴装置辅助,并配合定期门诊咨询,就有机会早期预警,提升患者安全,改善疾病预后。
本文整理、节录自吴佩琪、林惠君、黄筱佩《全球头号死因!心血管疾病的黄金救援,利用穿戴装置提前《订制你的无病生活》?》一书,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由天下文化授权转载,欲阅读完整作品,欢迎参考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