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孙思邈的眼里,人与天的运行极其相似。 (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孙思邈史称神医。他生于雍州华原。他从七岁上学时就每天大约读大约一千字左右的书。等到成年之后,特别喜欢谈论老庄以及佛经。同时他也广泛涉猎百家之学。当时的洛阳总管独孤信在见到他之后便感叹地说:“这是一个圣童,只怕他器量大见识少,很难任用。”
在后周宣帝时期,孙思邈因为王室发生的许多变故,因而隐居到太白山里。隋文帝辅政的时候,让他做国子博士。他称病不起。他常常对跟他亲近的人说:“再过五十年,应当有一个圣人出世,那时候我才能帮他救济世人。”
到了唐太宗即位后,他被召到了京城。唐太宗慨叹他的模样很年轻,因而对他说:“我因此知道有道术的人实在应当受到尊重,羡门、广成等神人确实不是虚传。”皇上要授给他爵位,他却坚决推辞,不肯接受。
在唐显庆四年时,唐高宗召见他,请他做谏议大夫,他又坚决推辞不接受。到了上元元年,他托病请求回乡。皇上特意赐好马给他,并且把鄱阳公主的城邑赐给他居住。
当时的名士,像宋之问、孟诜、卢照邻等,实际上都是用弟子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他的。有一次卢照邻病了,就住在他的住宅里,当时院子里有一棵大梨树,卢照邻就为那梨树作了一篇辞赋。
赋的序言说:“癸酉这年,我卧病在长安光德坊的官舍里,这里的老人说,这是鄱阳公主的城邑。从前鄱阳公主没有出嫁就死了,所以她的城邑一直荒废着。当时有一位处士叫孙思邈,他通晓古今,学尽各种数术。他谈论起道家的理论来,就像古代的蒙县庄子;他的学问深入不二,就像当今的维摩诘;至于推算天文历法量度天地,则可以与洛下闳、安期先生相提并论。”
孙思邈自己说生于开皇辛酉年,在当时已经九十三岁了。(图片来源:公用领域/维基百科)
孙思邈自己说生于开皇辛酉年,在当时已经九十三岁了。不过到乡间去打听他的话,人们都说他已经几百岁了。另外,他和人们一起谈论起周、齐之间的事情来,还记得清清楚楚,就像亲眼见过似的。以此来检验他,那么就不止是一个一百岁的人了。然而他的耳不聋,眼不花,神采奕奕。可以说是古代的聪明博达长寿之人了。
当时卢照邻很有名气,他得了重病后,嗟叹每个人的承受不同,不知道人的长寿短命如此悬殊。于是他问孙思邈:“名医治病,它的道理如何呢?”
孙思邈回答说:“我听说善于谈论天的人,一定要向人打听;善于谈论人的人,一定要以天的道理为依据。天有四时的变化,五行的运转,寒暑交替。它的运转,和就下雨;怒就刮风;凝结就是霜雪;张扬就是虹霓。这是天地的规律。
人有四肢和五脏,有醒有睡,有呼有吸,循环往复。转而形成人体的营养作用、卫外机能和血气循环;彰显出来就成为人的气色。将其发出来就成了人的声音。这就是人的规律。阳者用其之精,而阴者则用其之形。这就是天人相通之処。
等到失去这种正常现象,热气上升则生热;不然就生寒;凝结就成为肿瘤;凹陷就成为痈疽;奔跃就成为喘息、困乏;竭尽就成为焦枯。病情呈现在表面,病变却在体内。把这种道理推及到天地方面,也是这样的。
所以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有盈有缩。星辰失去了常度,日月的运行就会出现错乱,慧星离开轨道飞行,这就是天地的大病。寒暑不正常,这是天地热气上升与否的表现;岩石泥土耸起,这是天地的肿瘤;山崩地陷,这是天地的痈疽;狂奔的风,狂暴的雨,这是天地的喘息和困乏;雨露润泽不及时。江河干涸,这是天地的焦枯。
良医治病要用药疏导,用针剂拯救;圣人济世,要用道德调和,用政事辅助。所以,人身有可以治好的病,天地有可以消除的灾。”
孙思邈还说:“胆子要大,而用心要细;心智要圆活,行为要方正。《诗经》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说的是小心;‘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说的是大胆;‘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这是行为的方正;‘见机而作,不俟终日’,这是心智的圆活。”
孙思邈之文思如此超拔突出,而其道术也不可胜纪。当初魏征等人受命编修齐、梁、周、隋等五代史,恐怕有遗漏,多次向孙思邈请教。他用口传授,就像亲眼所见一样。
东台侍郎孙处约曾经带着五个儿子去拜见孙思邈。孙思邈说:“孙俊应当首先显贵;孙侑应当显达得较晚;孙侹的地位最高,灾祸出在执掌兵权上。”后来都像他说的一样。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