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08日,寒露来临。(图片来源:Adobe Stock)
10月08日15:12,当太阳黄经到195°之际,正是秋季第五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且是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寒露来临。这时,已属晚秋,天气将会逐日渐冷,凝露成霜,距离冬天的日子也不远了,民众这时也会明显感觉到昼夜温差较大。
古人称寒露三候为:“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意思是指:鸿雁南飞,此时已是最后一批﹔雀鸟躲入水中为蛤蜊﹔菊花在百花凋谢时争相绽放。
进入“寒露”之后,天气转凉,气温骤降,露水也开始增多,因此俗话云:“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古人亦称:“寒从足生”,强调随着气温降低,需增加御寒配备。由于脚是距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且保温性能差的部位,因此易受冷刺激影响,故需在寒露节气到来时,特别注意保暖防寒,避免遭受感冒等病的侵袭,特别是抵抗力弱的老年人与婴幼儿需加强照护。
此外,农谚有云:“白露打核桃,寒露下葡萄。”强调在寒露前后,正逢葡萄收获的季节,人们可以趁此时期多吃葡萄,这样能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大有裨益。
关于进入晚秋的御寒事项,《诗经》有云:“九月授衣”,指:九月一到,丝麻已收获,女子会为家人准备秋冬衣。王安石《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亦云:“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说的正是为衣服的“换季”问题而感到忧愁。
苏轼则透过《初秋寄子由》点出了古人的“深秋穿搭指南”:“子起寻裌衣,感叹执我手”。古人所谓的“裌衣”就是指不只一层的秋冬衣物:如若是一层面子,还有另一层绢做的里子。
古人还透过诗歌记录寒露的物候及悲秋心绪,像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池上》中写道:“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则透过《紫菱洲歌》:“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刻划了宝玉在面对草木凋落,人去楼空而产生的凄凉情绪。
在令人萌生伤感的秋季中,菊花是最引人关注的花卉。《礼记》载:“季秋之月,菊有黄华”,点出了在阴气盛行的秋季中,菊花正绽放美丽身影。
由于黄历九月又被称为“菊月”,像九月初九即是重阳节,又称“菊花节”,因此即便重阳节已过,赏菊、饮菊仍属寒露节令能够进行的雅事之一。像盛唐边塞诗人王昌龄《斋心》就展现了菊花之美:“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唐朝郑絪则透过《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中的“寒露滋新菊,秋风落故蕖。同怀不同赏,幽意竟何如”,来讲述秋季寒露反倒滋润了不畏风露的菊花,让菊花更增添清丽之感。
菊花还可入餐,如屈原《离骚》云:“夕餐秋菊之落英。”此句可谓千古名句,令人深感其中富含的雅趣与品味。此外,菊花亦可制酒,也具疗效,古人称之为“长寿酒”。菊花此一饱经霜露的秋花,得金水之精居多,可以益金水二脏,即肺脏与肾脏。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也提及菊花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之功效。
关于应景的菊花酒,古籍亦有记载,如《西京杂记》载道:“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故谓之菊花酒。”提及菊花酒,人们几乎都不会遗忘深爱菊花的陶渊明。毕竟这位五柳先生爱菊,亦是菊花酒的忠实粉丝。他透过“菊花酿酒可延年,两鬓丝丝绕鹤发”强调:菊花酒具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除了饮用菊花酒,入秋期间还是淡水蟹体大膘肥、蟹黄饱满的时节。诸君不妨邀约亲朋好友一起品尝鲜美非常的大闸蟹,搭配着暖胃酒,众人在寒露期间好好地相聚一场。
最后,跟各位提醒,吃喝欢乐过后,可别忘了在寒露过后,距离2022年结束就只剩下80几天了。换言之,在此期间正是迈入了年末冲刺、应该要提前规划2023年的关键时期。因此,当我们在感受到寒露带来的寒凉时,可冷静思考未来生活,砥砺前行,让2024年更加丰富多彩。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