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怯懦”与父亲的“爱”。(图片来源:Adobe stock)
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
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亦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模糊地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当民工,风餐露宿。每个月领了钱,父亲便会定期打到她的卡上。
她知道,自己在心底,其实并不希望父亲能来看她。她羡慕那些总能收到父母寄来的包裹或是打来电话的舍友,看她们故意大呼小叫地在她面前,将漂亮的衣服、好吃的特产一股脑儿展示给她;或者听她们在电话里,温柔地朝父母撒娇,声音如一朵花儿,羞涩无比。她们与父母家人远隔千里,却如同近在咫尺;而她与父亲,明明同在北京,却好像远在天涯。
常有舍友在挂掉电话后,漫不经心地问她:“你父母什么时候来看你?”
她总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他们忙呢。”
这也是父亲曾给她的理由。他来到北京,只主动给她打过一次电话,听得出是在嘈杂的工地上,应该是借了别人的手机。
他只匆匆地说:“很忙,记得照顾好自己,我会每月给你寄钱。”
她还没有来得及问父亲的情况,便听见那边有人喊:“55秒了,快挂!”之后,电话那端便只剩下“嘟嘟”的声音。
她记得,“话吧”的老板怪异地看她一眼,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刺入她的身体。
她一直以为,在北京各个工地间辗转的父亲,与她不会有相见的机会,除非回家。(示意图/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她一直以为,在北京各个工地间辗转的父亲,与她不会有相见的机会,除非回家。但没有想到,她与他却以一种难堪的方式,看到彼此。
那是学校社团组织的一次电影展,她的舍友临时有事,便让她在门口帮忙发放“意见反馈表”,并照顾嘉宾。就在她完成了所有工作,打算回到座位上安心看电影的时候,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争吵。她随着看热闹的人跑去围观,发现穿着制服的门卫正拉着一个明显是农民工的男人朝外走。到台阶处的时候,门卫用力地将男人一推,男人一个趔趄,便重重地跌倒在台阶下的花池旁。
周围一群同样衣着的农民工,一哄而上,试图反击。一片混乱的叫嚷声中,她渐渐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群在学校建筑工地干活的农民工,听人说晚上礼堂里有免费的电影,便纷纷涌了过来。被门卫拉着的那个农民工,假说找自己的女儿,试图混进去看。门卫当然识破了他的伎俩,几番争执,便有了她最初看到的一幕。
礼堂里的灯渐次暗了下去。她转身要走,背后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她就是我要找的女儿,她叫陈叶,学外语的。那一刻,她觉得似乎被一根钉子给钉住了,她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而且,愈是挣扎着想要逃脱,心底的疼痛就来得愈是剧烈。
最终,在拥挤的人群中,她没有回头,迅速地走开。但当所有的灯熄灭,电影在黑暗中开始时,她的泪水终于“哗哗”地流了下来。
从没有想到,父亲离她如此之近,近到不过是几百米,便可以从那片喧嚣的工地走到她的宿舍。可是,父亲从来没有找过她。直到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又被保安欺负,在一群农民工的怂恿下,终于在礼堂门口喊出她的名字。
她与父亲,原来都是没有勇气的人。只是,她的怯懦,是因为卑微;而父亲的躲闪,则是源自对她最深的爱。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