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图片来源:Adobe Stock)
【williamhill官网 2020年10月29日讯】10月27日,中国官方发布消息称,近期部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基于自身对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情况的判断,陆续主动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调整后的报价模型有利于提升报价行中间价报价的透明度、基准性和有效性,也是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中市场主体发挥作用的体现。
上面这段话的亮点是: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
很多人对逆周期因子感到陌生,但实际上它对人民币中间价有较大影响。
那么什么是人民币中间价呢?
我们知道,在利率市场里有基准利率,目前,贷款层面的“基准利率”是LPR利率,分为一年期和五年期。存款方面的基准利率是存款基准利率。基准利率类似于股市K线图里的均线,股市一般会围绕均线波动。
而人民币汇率市场的基准利率可以理解为人民币中间价,所以说人民币中间价对汇率市场影响很大。
那么逆周期因子呢?又是怎么回事?
逆周期因子在特殊时期,往往起到特殊作用。2015年8月11日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大幅下跌,从6.2097下跌到2017年初的6.9557,幅度高达12%,后来中国央行在2017年5月份央行引入逆周期因子,人民币汇率止跌回升。2018年1月9日,中国央行通知部分中间价报价行,对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中的逆周期因子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后相当于不进行逆周期调节。当时的背景是人民币处于显著的升值趋势当中。
而当前的背景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今年5月27日7.1765的低点一路升值到10月21日的6.6400,累计升值超过5000点。说得更直白一点,5月27日,1万美元可以换得71765元人民币,而到了10月21日的高点时,只能换得66400元人民币,损失了5365元。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逆周期因子相当于减速剂作用,涨得快了,会适当减速,跌得快了也会适当减速,让市场保持理性。
而此次管理层表明:陆续主动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怎么理解?
有可能暂时退出使用,也有可能是逐渐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剔除,总之不管怎样,起码说明在中国央行在抑制人民币过快上涨。
稍早前的10月10日,中国央行宣布: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
外汇风险准备金是央行在2015年“811汇改”之后设立一项制度,意思是向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初始的准备金率定了20%,外汇风险准备金冻结期为一年,没有利息。
如果降低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可以降低买入美元,卖出人民币的成本,可以抑制人民币过快升值。
历史上,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的总规律是,在人民币有显著下跌压力时上调;反之,人民币有显著上涨压力时下调。
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和逆周期因子是中国央行稳定人民币汇率的两把“撒手锏”!在当前背景下,这对于抑制人民币过快上涨有显著的作用。
有人问下,人民币升值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不让它大涨呢?
人民币大涨固然会显得其价格更贵,可以买到更多的国外商品,出国留学、出国旅游也更省钱。但是对于出口型企业则带来巨大打击,因为你赚取的收入换得更少的人民币,降低出口企业的积极性。
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还会有一定的升值空间,但极限值应该快到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