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暴雨,坐卧聆听,叫人忧喜参半。(图片来源:Pixabay)
前一阵子,我们这里久未下雨,大地干涸、草木枯萎,一片旱象。好不容易盼得天降甘霖,却又洪水氾滥、豪雨成灾,杂乱无章。唉,果然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深夜雷电交加、狂风暴雨,坐卧聆听,叫人忧喜参半。干旱纾解,固然可喜;然而雨师发威,也让人怵目惊心。索性起身,重温蒋捷《虞美人·听雨》,藉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少年时听雨声,在那寻欢的歌楼上:红烛昏黄的烛光穿透薄薄罗帐。壮年时听雨声,在那飘摇的客船中:宽阔江面黑云低垂,孤雁哀鸣伴着西风。
到如今听雨声,在这孤寂的僧房下:两鬓好似星星全是花白的头发。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任随那阶前的雨滴,一点点直滴到天明吧。
据说这是作者一生的真实写照。词人曾为进士,历经几年官宦生涯,但南宋灭亡后,他便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余生。三个时期,三种心境,三幕意象,读来使人怅然。
借此,也察觉到自己视茫茫、发苍苍之际,还欠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智慧,应该深深警惕。“不以物喜”,是说不要以物质的得到而喜悦,因失去而悲伤。得不喜,失不忧,心淡如水、随遇而安,唯有不拘于物、不困于时,方能更加自在、快乐。“不以己悲”是说不要因为个人的失意、潦倒而悲伤,这是古人修身的要求。也就是无论外界、内在如何起伏、变化,都要保持一种豁达、淡定的心态。
阴晴圆缺、成败得失,一切自有定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要顺其自然。而真正的“顺其自然”是全力以赴之后,静静的等待结果,并且坦然接受。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