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坏账创10年来新高。(图片来源:Adobe stock)
【williamhill官网 2019年11月30日讯】(williamhill官网 记者文龙综合报导)11月29日,中国为了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的问题,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将扩围。中国银行业坏账创10年来新高,但官方的数据真实性始终被外界质疑。
11月29日,多个渠道的信息证实,中国的不良资产证券化将启动第三批试点,包括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邮储银行、部分城商行、农商行等入选。相比前两批试点,此次四大AMC、农商行系首次加入试点。
不良资产是针对会计科目里的坏账科目来讲的,主要但不限于包括银行的不良资产,政府的不良资产,证券、保险、资金的不良资产,企业的不良资产。金融企业是不良资产的源头,其中最主要的是银行的不良贷款,是指银行顾客不能按期、按量归还本息的贷款。也就是说,银行发放的贷款不能按预先约定的期限、利率收回本金和利息,俗称呆账或坏账。
2016年2月,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正式启动。第一批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总额度500亿元(人民币,下同);2017年4月,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扩围至12家银行,新入围六家试点银行包括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江苏银行、浦发银行和浙商银行。
通过资产证券化,可将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出表”,达到降低不良水平的目的。
11月29日,一位消息人士对《路透社》分析称,此次扩围是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的措施之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中小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显着承压,不良资产证券化是缓释这类风险的有效工具。
《williamhill官网 》特约评论员唐新元曾撰文解析银行的财务手段时指出,表内资金出表(隐藏在资产负债表外)是金融机构惯用的花招儿,因为可以使账面更加漂亮,也可以规避监管。例如,将一般性存款转化为非银同业存款。客户的存款,先进入非银行金融机构,再以非银行同业存款的名义存进银行;或者,银行利用现有存款,认购非银行机构的各种金融产品,最后又回到银行。这些方法做起来其实非常简单,只要通过非银行机构绕一圈就行了。同样,这种方式也可以隐藏不良贷款或逾期贷款。
曾有国有银行总行人士透露,一些银行的资产质量可谓一塌糊涂,对大企业、小企业以及房地产发放的贷款均如此,关注类贷款占比达到30%。而之所以没有恶化,主要因为修改了合同要素,也就是展期。“只要合同不展期,分分钟破产”。
中国央行在近期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中称,当前重点领域风险仍高,重点机构和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的存量风险突出等,未来将采取有效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持续清理整顿金融秩序等多种措施。
熟悉银行体系的人士日前对自由亚洲电台透露称,以前很少公开出现银行挤提,而经济下滑,企业处境恶化甚至破产必然波及到银行业。而从去年到现在,连续发生的银行挤提,对民众的心理冲击很大。但因为官方长期严控资讯,包括金融业在内的整体经济状况恶化,官方都不说,外界也无法知情。
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9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37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增加1,320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6%,较上季末增加0.05个百分点。
中国影子银行问题专家朱夏莲经过研究,认为中国实际坏账远远高于官方的数字。朱夏莲估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金融系统中的坏帐总额达到51万亿元,这个估算数字意味着坏帐率为34%,远高于官方的数字。
朱夏莲表示,中共政府对借款人和贷款人双方施加的影响使其能够把问题的爆发大大推迟,尤其是中共政府可以下令国有银行继续向亏损的国有企业发放贷款,而这在由市场驱动的西方社会中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2018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成都分行数据造假案被曝光,其多年来向1,493家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该分行的不良贷款。该案揭出中国银行业坏账问题的冰山一角,长期被分析师、投资者质疑的中国不良贷款数据得到实际案例的证实。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辛荷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