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共赏:李世民《王羲之传论》译赏
李世民(589--649),唐代皇帝,庙号太宗,高祖李渊次子。隋末,劝其父乘乱世起兵反隋,身临戎阵,征战四方,成统一大业。李渊称帝时,封为秦王。武德九年(626),立为太子,即帝位。在位二十三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常以亡隋为鉴,戒奢薄赋,宽刑整武,任贤纳谏,励精图治。以至国力强盛,天下承平,史称“贞观之治”。李世民于政事之余,喜好文学艺术,曾开文学馆,召十八名儒,拜为学士;又在殿左设置弘文馆,每日听朝之后,多与诸学士讨论典籍,杂以文咏,勤勉不怠。其文,效法陆机;其书,师承王羲之。皆有一定成就。
缘起
这篇文章《王羲之传论》,是李世民专为《晋书•王羲之传》而作。缘于他酷好王羲之的书法。《晋书》编辑部,主动向李世民约稿,借此“传论”以表推崇之意。
原文:略
今译
文字的产生,开始于中古黄帝时代,当时那些结绳记事和摹仿鸟兽之迹的原始文字,实在很不中看。商周以后,人们舍弃古朴的书法,极力追求华美的文字。大家铺纸运笔,争着以字体的华丽相标榜,以笔画的美丑相竞赛。张芝临池习书,十分精妙,可惜没有书帖保留下来;师宜官悬帐之书,非常奇特,可惜至今却遗迹无存。到了钟繇、王羲之以后,书坛略有一些名家值得评论。钟繇虽然一时负有盛名,他的书法也的确高超绝异,但要说他尽善尽美,或许还有怀疑。至于说他笔画的粗细浓淡,字体的结构疏密,则有如霞飞云卷,毫无缺憾。不过,他的书法守古多,而创新少,字体采取横势,长度超过了标准。大抵而言,这就是他的缺点。王献之虽然具有他父亲的书风,但其书法很不新巧。看他字形的疏散瘦弱,恰像深冬的枯树一般;再看他的笔画过分拘束,犹如刻薄家庭饥饿的奴仆一样。说他的字形象枯树,虽然直如木桩。却没有伸缩的弹性;说他的笔画像饥饿的奴仆,是说他拘谨瘦弱,而一点也不自田奔放。兼有这两方面的不足,所以说他的书法有毛病啊!萧子云出于近代,在江南很有声名,但他的书法只能说写得成字,没有一点男子汉的刚劲气势,一行一行就像春天的蚯蚓萦绕,一字一字恰如秋天的长蛇盘结。这种书体,像王蒙那样姿容韶秀而无男子气,像徐偃那样有筋而无骨,使他写秃上千只兔子毛制成的笔,聚集所写的字,也没有一笔能见到字的筋;即使他写尽上万株谷树皮制成的纸,收拢所写的字,也没有半分能见到字的骨。凭着这样的书法来扬名显声,岂不成了虚名吗?以上这几位书法家,都是名声超过了他们的实际。所以广泛考察古今书坛,研习书法最为精妙,达到尽善尽美,只有王羲之一人啊!
细观他的书法,点画精工,布局巧妙,有如烟浓露结,笔形似断而实连;又像凤飞龙绕,字体似斜而实正。把玩它不觉厌倦,观赏它不识端绪,心中仰慕,手上临摹,我只是推崇王羲之一个人罢了。其余那些小人物,有什么值得评论呢!
赏析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英明君主,他半生戎马而留心经史,日理万机而瞩目文翰。他能文、能诗、能赋,而且擅长书法,特别推崇“书圣”王羲之。据张怀瓘《书断•杂篇》载:“唐太宗酷好书法,有大王书迹三千六百纸,率以一丈二尺为一轴。宝惜者独《兰亭》为最,置于座侧,朝夕观鉴。尝一日附耳语高宗曰:‘吾千秋万岁后,与吾《兰亭》将去也。’及奉讳之日,用玉匣贮之,藏于昭陵。”因此,唐初修纂《晋书》时,太宗亲笔为王羲之写了这篇传论。
传论的内容,是专论书法,对魏晋钟繇、王羲之及其以后的著名书法家一一加以品评,可谓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罢黜百家”,独尊羲之,充分肯定王书成就远远超出众人。在书法史上.钟、王齐名,王出于钟而变于钟,皆为书坛泰斗。到南北朝时,北人多师钟繇。南人多师羲之。其后历代书家,大体沿此二派以为向背。李世民自然属于王派,故对钟书略有微词,认为未能尽善。至于后起者王献之:萧子云,他以为王书笔踪拘束,萧书缺乏骨力,皆为滥得虚名。其余区区之辈,更是微不足道。因此他断然论定:古今书坛可称尽善尽美者,唯有王羲之一人。由于李世民的极大提倡,大王之书,在初唐盛行一时,并对后世书坛,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篇传论,运用骈文笔法,而又突破骈文体制的束缚,写得颇有特色。全文骈散兼行,灵活自如,语言典雅,华丽而又不失自然流畅;同时,在议论中又多间以巧譬妙喻,大大增强了文字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虽为传论之作,却写得如此文采斐然。令人读之,不觉其枯燥无味,而感到理正辞工,引人入胜。
(源自《唐宋散文精华分卷》)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