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警告,北京过度依赖大规模信贷刺激政策,将损害中国信用评级。(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williamhill官网 2019年9月6日讯】(williamhill官网 记者丁晓雨综合报导)据《路透社》报导,标普全球(S&P Global)警告,北京过度依赖大规模信贷刺激经济成长的政策,将会对中国的信用评级造成损害,影响可能比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所带来的直接冲击还要大。
2017年9月21日,由于中国债台高筑、风险不断增加,标普降低了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由AA-降至A+。而距离标普最后一次正式评估中国的经济状况,也已过去将近一年。
这期间,美中全面贸易战不断升级,中国经济成长出现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减缓。
《路透社》9月2日报导称,北京一直试图利用各种刺激政策,以抵消贸易战带来的损害。然而标普中国主权分析师陈锦荣(Kim Eng Tan)表示,北京面临在这一方面走得太过远的风险。
陈锦荣认为,如果遭遇某种突然冲击,北京政府可能会开始实施更为紧急的经济扶持举措,那代表着银行将不得不开始非常迅速地放贷,从而可能对政府信用评级造成不利影响。
目前,标普对中国的信用评级与穆迪(Moody’s)和惠誉(Fitch Ratings)给予的评级相同。但标普经常是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中最先作出调整的,因此标普即将进行的评估将受到外界的密切关注。
标普没有透露中国评级是否可能会调整,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用评估指标趋弱的程度。
陈锦荣表示,倾向于会像惯常那样,先给予负面评级展望加以警告,然后再调整评级。
《路透社》在报导中指出,北京当局可能返回促使银行增加放贷的老路,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如果国内失业大幅增加,可能引发民众的焦虑情绪。
陈锦荣分析说,目前的形势与美中贸易争端存在联系,且并不会突然好转。但与此同时,中国信用评级所面临的重大风险却并非来自美国加征的关税。如果北京采取大规模信贷刺激措施,对评级的影响可能比关税更大。
此外,法广(RFI)9月4日引述《路透社》的统计数据报导说,中国地方债发行节奏近期仍然比较密集。8月的地方债发行规模达到5,695亿元(人民币,下同),略高于7月的5,559亿元。截至8月30日,今年前八个月的地方债发行总量已达到39,626.08亿元,规模已接近去年一整年的累计发行量41,651.67亿元。
路透特别强调值得注意的一点是,8月的个别地方债发行中标利率较国债均值的上浮幅度,再度出现高于指导下限区间25~40基点(bp)的情况,其中吉林专项债较区间下限上浮幅度一度出现50bp以及62bp,明显走高。
有业界人士担忧,中国的债务已经很高,如果再加大杠杆会导致债务飙升,国际金融机构都在担心中国的债务会拖垮中国经济。
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在今年1月也警告北京,勿以债务驱动经济增长。惠誉全球主权评级主管詹姆斯・麦考马克(James McCormack)表示,如果北京对经济增长减缓的应对措施与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举措类似,那会促使惠誉重新考虑评级。因为在中国企业债务水平已经很高的情况下,那将加剧中国宏观经济失衡。
麦考马克说,北京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中,更多的是预算外的国企或地方政府融资机构的债务融资支出。假如北京再次采取这些措施,或将触发评级下调。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辛荷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