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在君临天下的帝王时代,一言九鼎是对天子言行的一种形容,独断乾纲是对天子施政的一种描述。所以现代人对古帝王时代的皇权会有一种绝对化的误解,以为君临天下,可以不受约束,任意所为。其实不然。
《宋史》赵普传中,记述了一段赵普拜相的故事。赵普,是辅佐赵匡胤建宋称帝打天下的第一功臣,不仅如此,赵普与赵匡胤私交也不一般。两人还是后周旧臣时,赵匡胤的父亲卧病在床,赵普朝夕奉药饵,如同侍奉自己的老父。赵匡胤称帝后,也时常微服到访赵普家中,对赵普夫人以嫂相称。有段嘉话宋太祖雪夜访赵普可以为证。可以说赵普深得宋太祖信任依重,无论功劳,资力,威望也都是宰相的最佳人选,但是,宋太祖要授予赵普宰相之职时,却颇费了一番周章。
乾德二年,宋太祖欲拜赵普为相,于是将范质等三位当朝宰相同日罢免。但是当宋太祖要下拜相的诏令时,却发现整个程序被搞反了。因为仅凭皇帝的命令是不能拜官授职的,必要有宰相的同意,并签署诏敕,才会生效。此时中书已无宰相,赵匡胤表示愿意代为签署,无需宰相也可。赵普却说:「这种事有专人负责,不是帝王可以代劳的。」最后的解决方法是,由宋太祖之弟,当时的开封府尹赵匡义来签署这道诏勅。因为彼时赵匡义虽无宰相之实,但有同平章之衔,位同宰相,故而可代宰相签署诏勅。赵普这才顺理成章的做了宰相。
赵匡胤是武人出身,非是步步循规蹈矩之人,又是一国之君,可谓一言九鼎,可在任命宰相这件事上,却丝毫不能越权。正是因为帝王时代,天子施政皆有制度,事实上自唐世以来,皇帝的命令就需要通过中书,门下,又称两省下达。到了宋代,情形有些变化,但仍然是需要中书宰相的签署,才能使诏勅生效。
不仅如此,就连天子的家务事,宰相亦有很大的发言权。譬如宋真宗尝欲立刘娥为贵妃,一天晚上,真宗遣使持手诏来见当朝宰相李沆,李沆因刘娥出身低微,认为立为贵妃于礼不妥,于是当着使者的面,将真宗手诏就着烛火烧掉了,并让使者回奏说「但道臣沆以为不可。」于是真宗欲立刘娥为贵妃的事情就此搁置。
可见古时相权之大。而宰相可以说是士大夫之代表,所以,中国的天下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只是这个天下是天子的天下,是家天下,但在家天下中,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为天下之主的当朝天子,如同一家之主,是首先要维护这种家庭的秩序,而不可以去带头打乱的。
当然,历史上不是没有过例外。比如武则天时,就有绕开两省自下敕令的先例。但这种做法在当时就被直臣冒死指为「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勅」,凤阁就是中书省,鸾台就是门下省。而这种做法一直不为后世认可。武则天以后,唐中宗也曾不经两省而直接封职拜官。不过,他在下达这类诏令时,却将放诏勅的封袋改为斜封,而不按通常的方式封发。且所书勅字,改用墨笔,而不敢使用朱笔,这被当时称为「斜封墨勅」。凡是这种「斜封墨勅」的诏勅,就意味着未经中书、门下两省的同意,严格来讲不合制度。而当时经此渠道获封的官员,被时人称为「斜封官」,多少有些低人一等。
所以,即使宋太祖愿意不顾规矩,大包大揽的任命赵普为相,赵普也断然不敢接受,以免被他人视为名不正言不顺的宋版「斜封官」。
当然这种天子下诏宰相签署的制度形式主要是在唐宋之世,至于其它朝代,虽有形式之变,却始终不离士大夫共辅天子之实质。所以,说起中国古帝王时代的政治制度,是不应用带有贬义涵义的独裁二字来形容的。更为正确的理解是,天子的独断乾纲是以士大夫之代表的宰相为之辅佐的,所以才有了一个个风云际会的时代。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