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推翻封建王朝,改造中国,出生入死,毁家纾难,竭尽了毕生的心智,终于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胜利后,不少人凭借着各自的“背景”,追逐名利,竞赴宦途,而身为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先生,虽然手里有了权力,依旧不谋私利,不徇私情,倡导“天下为公”,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1911年的武昌起义胜利后,已经宣布独立的17个省,在南京成立了临时政府,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1月广东宣布独立后,担任广东军政府都督的胡汉民,担任了总统府秘书长,留南京了。这样,广东都督的职位,便出现空缺。不少人都出来活动,谋求都督之职,也有许多人出于公心,推举孙眉(孙中山的哥)出任广东都督。时间不长,孙中山就收到了100多份要求委任孙眉为广东都督的电函。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也是热心的举荐者之一。
可是,孙中山却不同意。孙眉是兴中会的元老,是孙中山的长兄,长期在海外经营农牧场,被称为“茂宜岛王”。
孙中山从小就受到长兄孙眉的抚养,兄弟俩感情深厚。1894年,当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兴中会时,孙眉首先响应,一面捐出巨款,供孙中山作为活动经费,一面组织华侨参加。此后,经常在华侨中开展革命宣传活动,筹募经费。按理说,孙眉有功于民主革命,也有些才干,即便当个都督,似也无可厚非。他本人也极想出任广东都督。孙中山却认为自己的兄长,缺乏当都督的政治才干,断然拒绝社会各界人士的举荐。
1912年1月12日,孙中山就这个问题复函蔡元培,陈述了用人“唯才能是称,不问其党与亲”的原则,反对用人唯亲的陋习。2月21日,又致函广东各界人士和报馆,严正指出:“粤督任重,才浅肆应,决非所宜。若为事择人,则安置于民军,办理实业,家兄当能为之。与其强以所难,将来不免覆悚,何如慎之于始。知兄者莫如弟,文(我孙文)爱吾粤,即以爱兄也。”同时,孙中山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劝导兄长,发挥他长期在海外经营的优长,帮助新政权做一些“安置民军,办理实业”的具体工作。同日,孙中山又致信孙眉说:“粤中有人议举兄为都督,弟以为政治非兄所熟习,兄质直过人,一入政界,将有相欺以其方者(将会有人利用你的正直老实,来欺骗你而图谋私利)。未登舞台,则众人属望,稍有失策,怨亦随生。为大局计,兄宜专就所长,专任一事,如安置民军,办理实业之类,而不必当此大任。且闻有欲用强力胁迫他人以举兄者,以此造因,必无良果,尤不可不避也。”孙中山这种光明磊落的胸怀,任人唯才的品格,实在难能可贵。
孙眉对此却想不通,他本来认为弟弟是大总统,作为哥哥起码也应是“二品顶戴”。他接到孙中山的信后,马上对弟弟大发雷霆,还说:“阿文是大总统,我是大大总统!”
1912年5月,孙中山回到家乡,孙眉仍训斥孙中山说:“你当了大总统,倒把我一脚踢开了,简直是六亲不认……你说我当广东都督哪样不够格?”
孙中山耐心地等待着兄长发够了脾气,才微笑着说:“你是我的大哥,家里事,我可以听你的,国事可就不能随便了。”孙中山坚持原则,力排众议,以理说服兄长,始终没有让他督粤。后来,孙眉迁居澳门,经营他的专长去了。
(据早年的《报刊选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