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锁,相传由春秋时期的鲁国的能工巧匠公输般(又名公输班。由于他是鲁国人,故史称鲁班)所发明。这种三维的拼插玩具内部的凹凸部分(即榫卯结构)啮合,十分巧妙。
鲁班锁的种类各式各样,千奇百怪。其中以最常见的六根(第一代、第二代或A类,B类)和九根的鲁班锁(第三代或C类)最为著名。其中,六根的鲁班锁又按照地区、设计理念的不同,在构造上也不同。按照榫形,目前把六根鲁班锁主要分为两大类:A类和B类。当然,六根鲁班锁的榫形是远远不局限于这两种的。九根鲁班锁,挑选其中的若干根,可以完成“六合榫”、“七星结”、“八达扣”、“鲁班锁”。九种榫形要同时满足不同数量实现四种咬合结构,实为不易之事。
鲁班锁最早见于文字是清代桃花仙馆主人所著一本魔术书《鹅幻汇编》,当时叫“六子连芳”。书中称它“乃益智之具,若七巧板、九连环然也。其源出于戏术家”。6根短木分别冠以六艺,中间有缺,以缺相合,作十字双交形。我国民间艺人利用鲁班锁结构制出多种工艺品,如绕线板、筷子筒、烛台、健身球等。
经典的鲁班锁由6根截面为正方形的木棍构成。平行、相互面对面的2根为一组,共3组。3组互相彼此垂直,如同3维空间的X、Y、Z轴。每组木棍(例如X轴)都被与它垂直的那组(Y轴)束缚,就像扎腰带一样使其不会散开,同时它也束缚住和它垂直的另外一组(Z轴)。这3组的关系是互相彼此制约,犹如游戏“石头、剪子、布”的关系。它们的交叉部位就是鲁班锁的精彩所在。在这里“犬牙交错”,原则上没有空隙。一根锯掉的部分必由另外2根来垂直填补。
除了除了经典的6根以外,还可做成6根球形、10根、12根、48根、70根、96根……。理论上可到无穷大。无论多少根,关键还是那中心的6根。根数再多只是量的扩充,受制约的条件大大简化。
最初的6根是关键,扩到36根的情况
4个像限加4×15共60根“腰刀”
鲁班锁的开法有:
1、抽根法:有一根没“牙”的棍,先抽出它,随后就可拆开,这是最简单的一种。
2、错开发:延某轴平行错动,然后就可以拆掉一根,接着再拆其他的。
3、旋转法:先旋转某根才能拆掉一根。
4、综合法:旋转、错动混合*作才能拆掉一根。
制作。材料可以用木头、竹子、塑料等。这是个细木工活,手工制作使用小型锯、卡尺、小型凿子、什锦锉、直角尺等工具。
为了破解孔明锁的拆装密码,我们来看看最传统的孔明锁拆开后的基本结构:
常见的六柱孔明锁由这六根木条的组装而成,上图第一行是朝上摆放的各块件,第二行是朝下摆放的各块件。第一根是完全实心的木条。
其解法共有两种,第一种解法如下图:从块件A开始,然后依次拆解块件C、E、B、D,最后只剩下块件F,这样就可以拆解孔明锁了。
解法二的拆解顺序实际上与解法1相同,从块件A开始,然后依次拆解块件C、E、B、D,最后只剩下块件F。细心观察不难发现,解法一和解法二中的孔明锁初始的装配顺序不一样,所以要把它们分为两种不同解法。
再看看它是如何组装的。图中号码代表组装的先后顺序
民间按照榫卯结构逐渐触类旁通,又在标准孔明锁的基础上派生出了许多其他高难度的孔明锁,种类复杂多变。愿更多的人喜欢我国古老的、富有数学、哲学内涵的玩具。它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空间想像能力、记忆能力,也培养人的细心、耐心。
社会发展到今天,中国古老的“鲁班锁”已经很少有人了解了,即将面临着失传,小编在此还是希望大家能够重视中国的传统技艺,并加以保护。
(以上图片来源:每日头条)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