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大义为国 磊落坦荡——曹操名篇《述志令》(图)

 2017-03-28 12: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大义为国磊落坦荡——曹操名篇《述志令》
盖世豪杰,千古英雄--曹操。(网络图片)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作为文学作品,在文学艺术上为人们津津乐道,但是其为后世史学家严重诟病的是,这部作品对其中的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写往往是张冠李戴、虚假编造、篡改史实、混乱大众视听。

现代有评论指出,“《三国演义》的写作主体显然没有历史和文学的区分意识”,“小说文本没有呈现历史与文学的差异性理念,所有历史和文学的故事元素和话语表达都是被混淆界线与纠缠不清的”,“小说被涂抹成为既不是历史又不符合文学一般规定性的一个混合性文本”;“本应该区分的历史和文学的差异性被混淆了”,“在所有的叙事场景中,历史的公正性或历史理性被消解和侵蚀掉”。清代著名的史学大家章学诚则称“三国演义乃七实三虚惑乱观者”。

《三国演义》对曹操的刻画,后世有评论指出,“泼污一伟人,流弊百世孙”,“《三国演义》对曹操丑化、奸雄化,言曹操嗜杀、残忍,将其渲染成阴险、诡谲、奸诈、篡盗之化身,严重误导后世”。

笔者这里并不是否认《三国演义》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而是点明:文学作品并不是历史,不能够用小说戏剧、虚构设想的色彩去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更不能以此为标准去衡量历史人物,这样会混淆视听,严重歪曲历史,我们应该尊重历史的本来面貌,而不是以个人的好恶去曲解历史和历史人物。

在严肃的正史中,看到的曹操是一位千古英雄,盖世豪杰,功高德广,明天象兴衰之义,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致使汉室天下又得延续数十载。《三国志》赞美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这才是中国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文艺作品、小说戏曲中的曹操非历史上真实之曹操也!

除了正史,另一个可以直接了解历史人物的途径就是阅读他的作品,所谓“诗言志,歌咏言”,透过作品反应的内容去了解历史人物。笔者这里想要和读者分享的就是曹操的名篇《让县自明本志令》。

《让县自明本志令》又名《述志令》,原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的注引。《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记述曹操文武并施,“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曹操也擅长音乐和书法。曹操的文章,直抒胸臆,情畅气爽,理直事确,很有风骨。无论是短篇、长文,语言的运用,都很精妙。《述志令》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

(一)《述志令》写作的背景

《述志令》写于建安十五年冬在邺城建立铜雀台时期(210年),曹操时年五十六岁,《述志令》是反映曹操思想和经历的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重要文章。曹操完成统一北方大业后,想统一全国;但是孙权、刘备两大军事势力仍然是他的巨大威胁。两年前失利的赤壁之战,使曹操失去了统一全国的时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由于赤壁之战遭受挫折,不断有人攻击他的“不逊之志”,甚至要他让出兵权。在外部孙刘政权在军事上联盟抗曹,抨击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欲废汉自立”(《三国志・吴书》)。

面对这种外敌未平、内部不稳的情势,曹操主要是针对当时有关于他将篡汉的流言,表明态度,表示自己本来的志向很低,现在扫平了袁绍、刘表等,位为丞相,已超过所望,又何况三世受汉厚恩,从不想代汉为帝;但也不能放弃兵权,使自己和子孙为虚名而受实祸。曹操表明心志,保证自身是不会取汉而代之的。文中历写自己的生平,生动详实。

曹操发布这篇令文,借退还皇帝加封三县之名,表明自己的本志,反击朝野谤议。文中概述了曹操统一中国北部的过程,表达了作者以平定天下、恢复统一为己任的抱负。写得坦白直率,气势磅礴,充满豪气,表现出非凡的气度和见识。

(二)《述志令》全文及参考译述

[古文]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参考译述]我被举为孝廉时,年纪很轻,自以为不是那种隐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来建立自己的名誉,让世上的人都清楚地了解我。所以我在济南任国相时,开始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这就触犯了那些朝廷的权贵。因而被豪强权贵所恨,我恐怕给家族招来灾祸,所以托病还乡了。

[古文]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参考译述]辞官之后,年纪还轻,回头看看与我同年被荐举的人当中,有的年纪已五十多岁了,还没有被人称作年老。自己内心盘算,从现在起,往后再过二十年,等到天下安定太平了,我才跟同岁中那些刚被举为孝廉的人相等罢了。所以返回家乡,整年不出,在谯县东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学社,打算在秋夏读书,冬春打猎,只希望得到一点瘠薄的土地,想老于荒野、不被人知,断绝和宾客交往的念头。但是这个愿望没有能实现。

[古文]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盲‘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参考译述]后来我被征召做了都尉,又调任典军校尉,心里就又想为国家讨贼立功了。希望得到封侯,当个征西将军,死后在墓碑上题字说:“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就是我当时的志向。然而遇上董卓犯上叛乱,各地纷纷起兵讨伐。这时我完全可以招集更多的兵马,然而我却常常裁减,不愿扩充;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兵多了意气骄盛,要与强敌抗争,就可能重新引起祸端。所以汴水之战时,我部下只有几千人,后到扬州再去招募,也仍不过三千人,这是因为我本来的志向就很有限。

[古文]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弧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参考译述]后来我担任兖州刺史,击败了黄巾农民军,收编了三十多万人。再有袁术在九江盗用皇帝称号,部下都向他称臣,改称城门为建号门。衣冠服饰都按照皇帝的制度,两个老婆预先抢着当皇后。计划已定,有人劝说袁术立即登基,向天下人公开宣布。袁术回答说:“曹公尚在,还不能这样做。”此后我出兵讨伐,擒拿了他的四员大将,抓获了大量部属,致使袁术势穷力尽,瓦解崩溃,最后得病而死。待到袁绍占据黄河以北,兵势强盛,我估计自己的力量,实在不能和他匹敌;但想到我这是为国献身,为正义而牺牲,这样也足以留名后世。幸而打败了袁绍,还斩了他的两个儿子。还有刘表自以为是皇室的同族,包藏奸心,忽进忽退,观察形势,占据荆州,我又平息了他,才使天下太平。自己当上了宰相,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显贵到极点,已经超过我原来的愿望了。

[古文]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参考译述]今天我说这些,好像很自大,实是想消除人们的非议,所以才无所隐讳罢了。假使国家没有我,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霸呢!可能有的人看到我的势力强大,又生性不相信天命之事,恐怕会私下议论,说我有夺取帝位的野心,这种胡乱猜测,常使我心中不得安宁。齐桓公、晋文公所以名声被传颂至今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兵势强大,仍能够尊重周朝天子啊。《论语》说:“周文王虽已取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但仍能尊奉殷王朝,他的道德可说是最崇高的了。”因为他能以强大的诸侯来侍奉弱小的天子啊。从前燕国的乐毅投奔赵国,赵王想与他图谋攻打燕国。乐毅跪伏在地上哭泣,回答说:“我侍奉燕昭王,就像侍奉大王您,我如果获罪,被放逐到别国,直到死了为止,也不会忍心谋害赵国的普通百姓,何况是燕国的后代呢?”秦二世胡亥要杀蒙恬的时候,蒙恬说:“从我的祖父、父亲到我,长期受到秦国的信用,已经三代了。现在我领兵三十多万,按势力足够可以背叛朝廷,但是我自知就是死也要恪守君臣之义的原因,是不敢辱没先辈的教诲,而忘记先王的恩德啊。”我每次阅读有关这两个人的书,没有不感动得悲伤流泪的。从我的祖父、父亲直到我,都是担任皇帝的亲信和重臣,可以说是被信任的,到了曹丕兄弟,已经超过三代了。

[古文]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滕》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已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思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参考译述]我不仅是对诸位来诉说这些,还常常将这些告诉妻妾,让她们都深知我的心意。我告诉她们说:“待到我死去之后,你们都应当改嫁,希望要传述我的心愿,使人们都知道。”我这些话都是出自肺腑的至要之言。我所以这样勤勤恳恳地叙说这些心腹话,是看到周公有《金縢》之书可以表明自己的心迹,恐怕别人不相信的缘故。但要我就此放弃所统率的军队,把军权交还朝庭,回到武平侯的封地去,这实在是不行的啊。为什么呢?实在是怕放弃了兵权会遭到别人的谋害。这既是为子孙打算,也是考虑到自己垮台,国家将有颠覆的危险。因此不能追求虚名而使自己遭受实际的祸害。这是迫不得已的啊。先前,朝庭恩封我的三个儿子为侯,我坚决推辞不接受,现在我改变主意打算接受它。这不是想再以此为荣,而是想以他们作为外援,从确保朝廷和自己的绝对安全着想。

[古文]孤闻介推之避晋封,申胥之逃楚赏,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愿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参考译述]每当我读到介子推逃避晋文公的封爵,申包胥逃避楚昭王的赏赐,没有不是放下书本而感叹,以此用来反省自己的。我仰仗着国家的威望,代表天子出征,改变弱势来攻克强敌,处在力小而擒杀大敌。想要办到的事,做起来无不如意,心里有所考虑的事,实行时无不成功。就这样扫平了天下,没有辜负君主的使命。这可说是上天在扶助汉家皇室,不是人力所能企及的啊。然而我的封地占有四个县,享受三万户的赋税,我有什么功德配得上它呢!现在天下还未安定,我不能让位。至于封地,那是可以退让的。现在我把阳夏、柘、苦三县的二万户赋税交还给朝庭,只享受武平县的一万户。姑且以此来平息诽谤和议论,稍稍减少别人对我的指责吧!

(三)《述志令》中涉及的史实及典故

曹操于184年(中平元年)为济南国相,职位相当于太守。济南国辖境在今山东济南一带。

董卓之难,指董卓原是凉州(今甘肃、宁夏一带)豪强,灵帝时任并州(今山西太原)牧,189年(中平六年),汉灵帝死,少帝刘辩即位,外戚何进为了消灭宦官,召董卓领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刘协。董卓自封都尉和相国,操纵朝政。各州郡起兵反对,成立讨卓联军。

兴举义兵,指190年(初平元年),关东各州郡纷纷起兵讨伐董卓。曹操也在陈留郡己吾县(今河南省陈留县)招募五千人起兵讨董。董卓挟持献帝和数十万居民从洛阳迁都长安,沿路死人无数,洛阳被焚。192年(初平三年),董卓被王允、吕布所杀。

汴水之战,指的是190年(初平元年),以袁绍为盟主的关东各州郡声称讨董卓,实各怀私利,又怕董卓兵强,不敢先进。曹操独率军西进,与董卓部将徐荣在荥阳的汴水(今名索河,在河南省荥阳县西南)一带交战,因兵少无援失败。曹操本人被流矢所中,连夜逃走。

扬州更募,指曹操汴水战败后,与夏侯敦等到扬州重新召募兵丁。东汉末年,扬州的州治在今安徽省合肥,辖今江苏、安徽一带。

破降黄巾,指的是192年(初平三年),青州黄巾农民军起义攻入兖州,杀刺史刘岱。济北鲍信与兖州官吏迎曹操为兖州牧。曹操领兵攻黄巾军于寿张(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南),追至济北,黄巾军三十万被迫投降。曹操从中挑选精壮,组成自己的强大军事力量,号为“青州兵”。

200年(建安五年),曹操在官渡(今河南省中年县东北)之战中,以少胜多,消灭袁绍军的主力。两年后,袁绍病死。后来,其子袁谭、袁尚因争夺冀州互相攻杀,袁谭求援曹操后,袁尚退军。但是袁谭背叛了曹操,205年(建安十年)正月,曹操又出兵击杀袁谭,袁尚和他的次兄袁熙逃奔辽西乌桓。207年(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北征乌桓。袁熙、袁尚又逃往辽东,九月为曹操部属公孙康所杀。曹操于是将他们悬头示众。

208年(建安十三年),汉献帝为了表彰曹操平定三郡乌桓的功绩,废太尉、司徒、司空三公,恢复西汉的丞相和御史大夫制度,任曹操为丞相。

乐毅,战国燕昭王时名将,曾率赵、楚、韩、魏、燕五国军队破齐国,攻下齐国七十余城,后封为昌国君。燕昭王死,燕惠王立,中了齐将田单的反间计,让骑劫代乐毅为将,乐毅担心留在燕国被害,于是投奔赵国。

蒙恬,秦始皇时名将,秦统一六国后,他率兵三十万,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秦始皇死后,赵高伪造始皇遗诏,逼使蒙恬自杀。

金縢,《尚书・周书》篇名。其中记述武王病时,周公曾作祷辞祭告于神,请求代武王死,祭毕将祷词封藏在金縢柜中。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摄政。成王的另两个叔父管叔、蔡叔等诽谤周公篡位,引起成王怀疑。于是周公避居东都(现河南洛阳市)。后来成王启柜发现祷词,知其忠贞,大为感动,亲自迎回了周公。縢,封缄。金縢密封的金属柜。

武平侯国,指196年(建安元年),献帝任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武平,在今河南鹿邑县西。

为万安计,指的是曹操此令公布后,据《魏书》记载,汉献帝在第二年,即211年(建安十六年),封曹操之子曹植为平原侯,曹据为范阳侯,曹豹为饶阳侯。

介推,即介子推,春秋时晋国人,曾随晋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即位,大封从亡诸臣。介子推不挂念自己的功劳,与他的母亲隐于绵山而死。后世又传说重耳曾烧山要他出来做官,他坚不出山,抱木被烧而死。

申胥,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伍子胥率吴军伐楚,攻下郢都。申包胥求救于秦,痛哭七日,终于感动了秦哀公,求得救兵,击退吴军。楚昭王回到郢都,赏赐功臣。他避而逃走,不肯受赏。

(四)大义为国 磊落坦荡

笔者拜读全文,最深的感受就是真实质朴,心地光明,句句出自肺腑之言,原原本本,毫不虚伪做作。曹操的这篇令文,如实地叙述了自己的生平,一再表明自己没有篡夺帝位的野心。曹操表达的是真情实意,实话实说。历史证明,曹操所表明的心志是真诚实在的,终其一生,曹操没有称帝,尽管这是轻而易举、唾手可得的。曹操生前曾对劝他称帝的人说过:“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氏春秋》)意思是说,他仅做一个像周文王那样的统一天下的奠基者,忠君报国之义,天地可表。

曹操对于当时汉室的现状直言不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确实是大实话。汉末如果没有曹操扶持捍卫汉王朝,汉献帝早就沦为阶下之囚、成为亡国之君了,汉朝也早就结束了。曹操在维持汉末国家局部统一当中起着重大作用,汉祚因曹操而又得以延续几十年。

曹操在文中表示自己不会交出兵权。当时孙权、刘备对阵江南和蜀地,天下未平,再加上考虑自身与子孙安危,因此曹操不能让出兵权是合理的。“江湖未静,不可让位”;“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笔者看到这段,最先想到的就是汉刘邦的大将军韩信,韩信为刘邦打下汉室天下后,因功高盖世,为刘邦所忌惮、妒嫉猜疑,最终被剥夺兵权。刘邦借吕后之手除掉韩信,韩信最后被阴狠毒辣的吕后害死,钟室蒙难,三族被灭,血染长安,千古奇冤。历史当然不可以重演,为了国家和自身安危的双重考量,当然不能交出兵权,笔者认为曹操不交兵权在情理之中,于国于己这个决定都是正确的,正如曹操所言,“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曹操当时的封地占有四个县,享受三万户的赋税,为了表明自己并没有“不逊之志”,曹操表示愿意把阳夏、柘、苦三县的二万户赋税交还给朝庭,只享受武平县的一万户,以此来减少朝廷非议,一再表示自己依旧忠于汉室,“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此举显示出曹操非凡的气度和胸襟。

文章的语言质朴明晰,没有刻意雕饰的痕迹,文字平易近人。从这篇令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曹操文学大家的风采和心怀天下的博大胸襟。关于曹操的文学造诣,后世评论指出,“曹操造就中国文学史上黄金时代之建安文学,使中国神传文化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背景下得以承传兴盛。”

关于那段轰轰烈烈的三国风云岁月,后世如是评说,“曹操力演顺天治国之义,忠君报国之义;与诸葛亮、周瑜、刘备及孙权一起演绎、诠释创世主赋予人类应有品德‘义’之深刻内涵,为后世留下铭肌镂骨之千古传奇”。

《三国志》有言,“评曰: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来源:williamhill官网 专栏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