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餐厅
首先让我们回到第一版《米其林指南》出版的1900年。那时候的法国,举国上下只有3000辆机动车,米其林的主要业务是生产自行车轮胎。而事实上,一直到1908年福特的Model T问世,机动车才逐渐走向大众。
米其林的逻辑很简单,为了提高轮胎的需求量,首先就要提高汽车的需求量。为了提高汽车的需求量,当然就要鼓励大家远行,说服大家远处有更吸引人的好吃好玩的地方。为此,他们编纂了第一本《米其林指南》。
第一版就免费发行了35000册,指南的内容包括旅行小秘诀、加油站位置、地图和更换轮胎的说明书等。针对瑞士、巴伐利亚、英国、北非、意大利等地区的旅行指南也相继发行。
1920年的某一天,安德烈-米其林在一个轮胎销售商那里发现,几本《米其林指南》竟然被用来垫工作台!不甘心的米其林兄弟决定不再免费发放这些小册子,因为“人们只会尊重他们掏钱购买的东西”。
有价出售的《米其林指南》内容就丰富多了,里面开始包含分门别类的宾馆和餐馆。接着,米其林兄弟发现人们对于餐馆的指南特别感兴趣,于是又雇佣了一批匿名调查者,去光顾各大餐厅,并给出评价。
然后,这本指南火了。热爱美食的法国人民之所以争相购买这本旅游指南,看上的是餐厅推荐。聪明的米其林公司干脆把餐厅指南单独划分出来好好的专注于美食点评。随后,米其林红色指南专攻餐厅评选板块,旨在做个吃货们的美食选择小助手。
1926年,《米其林指南》开始用星号来标记餐厅的优良,“米其林星级餐厅”就是从那时正式开始的。米其林红色指南评选出46家杰出餐厅并授予一星,这也是全球最早一批米其林一星餐厅。
1931年,米其林指南评选才开始出现米其林2星和美食类的最高荣耀米其林3星,且指南封面由蓝色改为一直沿用至今的红色,米其林红色指南(Red Guide)正式诞生。
紅色封皮的米其林指南一直沿用至今。
1936年影响世界美食的米其林星级评定标准出炉:
一星:Very good cooking,是“值得”造访的餐厅,是同类饮食风格中特别优秀的餐厅。
二星:Excellent cooking,餐厅的厨艺非常高超,是绕远路也值得去的餐厅。
三星:Exceptional cuisine,是“值得特别安排一趟旅行”去造访的餐厅。
此外,米其林指南同时使用了一到五对叉匙标志来表示一个餐厅的其他细节,一对表示装饰及舒适度比较简洁,五对指豪华的餐厅。如果一家餐厅没有获得星级,但是在指南上有五对叉子和汤匙图标,则代表美食侦探认为这家餐厅非常豪华。而一家荣获三星评级的餐厅,也有可能因为在装潢和服务方面的欠缺,只获授一对叉子和汤匙图标。
需要解释一下的是,米其林餐厅并不代表米其林大厨,按国外惯例,曾被评为米其林星级餐厅的主厨,如果另开新餐厅,依然需要重新经历评级,理由是,大部分时候能够被评为米其林星级餐厅,都是团队合作的结果。
目前全世界有大约2500家星级餐厅,只有110家三星餐厅。拥有最多三星级餐厅的国家是日本。2008年底,《米其林红色指南》开始登陆中国港、澳地区,在内地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米其林餐厅,顶多是米其林大厨在中国开的高级餐厅。因为米其林指南从未在中国大陆做过评级,理由是“不想用西餐标准评价中餐”。
責任编辑: 郭洁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