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官网 2017年1月20日讯】有关企业税收负担重还是不重的争论,终于有了明确的“官方结论”。近日,中国新华社播发了财政部前部长、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楼继伟的观点。他的观点主要如下:
一,中国的税负不重。楼继伟表示,美国企业所得税率为35%,中国税率是25%。从国际比较来看,无论哪个口径,中国宏观税负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楼继伟说:“比较税负,关键看宏观税负,即总收入与名义GDP的比值。如果不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014、2015年我国宏观税负均为29%左右,如果计入国有土地出让净收益,宏观税负分别为30.2%和29.8%。”而此前,世行报告称2016年所有国家(地区)平均总税率为40.6%,中国总税率为68%,位列全球第12位。
二,减税已经超出预期。
楼继伟透露,此前预估综合所有减税因素的减税规模为5000亿元,如今官方数据显示减税力度超过5000亿元,超出预期。楼继伟声称:“相比营业税,增值税没有重复计税,更显公平,有利于专业化分工和各行业平衡发展,特别是服务业发展,提高专业化效率。”
这段话显然是回应宗庆后的说法。此前,宗庆后说:“营改增说是降低税收,我看一点都没有(降)。说税收下滑了5000亿,我看是收税收不下来,把没有收上来的税收当作降税的指标了。”
三,曹德旺“跑路”属个例。
楼继伟称,曹德旺所涉汽车玻璃制造业具有特殊性,不适合远洋运输,到销售目的地投资为客观需要,且其并未把所有玻璃制造都搬到美国,大量业务还在中国,国内市场潜力依然巨大。
楼继伟的身份意味着他的观点代表着官方的明确态度。其中透露的信息非常明确:中国既没有减税的必要性,也没有减税的空间。并且,现在的减税规模已经远超预期了。此前争论激烈的税收负担问题就此结束。这意味着,继续大规模减税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
这则消息一出来,1月17日,股市直接就低开,而在之前的几天,先知先觉者已经开始撤离,这是股市最近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债市自然不必说,下跌是必然的。受此影响,大宗商品在1月17日也跟着出现调整。不减税的消息属于超级利空。
众所周知,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各国,还是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在通过减税拯救经济,而每一次大力度的减税,都会刺激投资的增长和股市的上涨。
2007年以来美股道琼斯指数月K线图(网络图片)
美国股市之所以能够从6000多点涨到近2万点(上图),也与美国政府持续的大力度减税密切相关。
川普(特朗普)当选后,美国股市之所以能够迅速止跌上涨,也与川普承诺对企业减税和计划推出基建项目刺激经济的预期有关。不减税凸显出企业家与有关部门在税收负担认识上的不同,这种不同不是小的不同,是截然不同。
税收重不重,在中国,并不能简单看税收本身。还有几点:
1)土地出让金。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全国土地出让价款从2001年的1296亿元,到2013年首次超过4万亿元,13年间增长超30倍,总额累计达19.4万多亿元。加上2014年到2016年(该年数据尚未公布)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全国土地出让金总收入约30万亿元左右。土地出让金不纳入到税收当中,却是民众当然也包括企业必然要承担的成本,从这一点上来看,它跟税收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
2)五险一金。企业要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对企业来说,也不是小数目。
3)各种费。中国存在着非常庞大的非税负担,比如,各种收费,这些以“费”存在的负担,在经济形式不好的时候,只会加重而非减轻。如果把费也加上情况如何呢?以2015年的数据为例,如果把企业实际应缴税费加起来,其在利润中的占比高达68%左右,从上市公司年报来看,这一税率普遍在50%以上,部分行业甚至高达80%。
从当下的经济形势来看,中国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减税,通过减税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只要企业活得好,整个经济形势就一定能够摆脱困境,慢慢走好,中国就能够在未来的大棋局中,争取宝贵的先机……
“有关部门”对税收负担争论给出的明确定论,使得大规模减税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甚至,维持现有的减税规模都可能有难度,这给企业出了一个大难题。国有企业通过所控制资源价格的上涨,可以化解这一难题,而民企则可能同时面对两个难题:一是减税预期的消失,二是国企央企所把控的各种资源的价格上涨……很想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很想说,减税乃是重振经济之本,还很想说……
所以,有关减税的话题,就此结束,今后不再谈论此事。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