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电影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williamhill官网 2016年11月28日讯】终于看了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然后,听说卡斯特罗死了。
数年前看刘震云的小说《我不是潘金莲》的时候,无论如何,想不到它可以成为一部电影。这当然得益于冯小刚的“智慧”,在电影里,她用旁白的方式来表达对时代的“理解”。
我不反感冯小刚的“智慧”。但我更喜欢刘震云的小说,因为他的小说“支撑”我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或者说,刘震云写了那么多小说讲了那么多故事,概括起来其实就一句话——这个世界很扯淡。
电影版的“潘金莲”更有戏剧性,把这个世界的“扯淡”浓缩了,是个好故事,但未必是个“好电影”——至少王思聪认为这电影不好卖。
在电影里,为了让丈夫能够分一套房,李雪莲假离婚。房子到手了,丈夫却娶了别的女人,不再跟李雪莲复婚,她还被前夫说成是潘金莲那样的女人。
为这点事儿,为证明当初是假离婚,为表明自己不是潘金莲,李雪莲从告状到上访,折腾了大约20年,以至于惊动了“首长”。有些人为此耗尽了一生最好的时光,有些人为此断送了前程。
一件事变成了另一件事,一件事变成了很多事,以至于人们忘了当初这些事是由何引起的,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所有的人看上去都没有错,但却酿成了一个所有人都胆战心惊的巨大错误。
李雪莲这朵奇葩,以一种奇葩的性格和生存方式,揭示了中国某种特色的一部分。那就是,相当多的人们,不得不认真地跟这个世界“扯淡”——在一个巨大的荒诞之下,小心翼翼经营着自己荒诞的小日子。
李雪莲不愿意跟这个荒诞的世界和解,自己成为荒诞世界的一部分,她被吞噬也吞噬着别人,大家互相吞噬,并随时可能一同被一个巨大的怪兽吞噬。
直到有一天,前夫车祸身亡,李雪莲突然发现人生没了“意义”。她20年冤屈故事的基础突然毫无征兆地崩塌,以至于,她再也不可能洗去身上的“冤屈”,自己多年来生活方式的“合理性”突然丧失了,面对的敌人突然没有了,自己永远不可能通过打倒敌人而成为一个“英雄”了。
如果世界突然不再荒诞,相信很多人一下子会无所适从。
就像卡斯特罗,一辈子把各种行动的“合理性”构建在“反美”这个伟大的事业上。
他“领导”古巴1000多万人民,跟美国干了半个多世纪。据说,古巴大约有100万人民中途投奔了美国这个敌人,据说一个曾经富庶的古巴在这半个多世纪里,因为计划经济和封闭,被弄得一穷二白。
但这些都没能动摇卡斯特罗的革命意志,他的革命理想,基本上被“反美”这一事业所替代,一届又一届的美国总统下台又上台,他还在台上反美;他以反独裁登上舞台,却霸占了舞台大半个世纪,他因此成了社会主义阵营里的硬汉和英雄。
卡斯特罗活了90岁,还是没有看到美国灭亡。这对于卡斯特罗漫长的一生而言,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奋斗到90岁高龄,竟然没有实现自己的革命理想,一生反对美国霸权,却在古巴霸权了一辈子,为了反对敌人,把自己活成了敌人。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在卡斯特罗描述的世界里,一代一代的古巴人民,做着不可能实现因而显得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梦或者说是悲壮的梦。他们出生,他们长大,他们老去,他们凋零,卡斯特罗的故事没完没了——整个国家,逐渐封闭,逐渐贫穷,仿佛成了世界的孤儿。
为什么,领袖越伟大,国家越封闭?为什么,领袖越长寿,人民越困苦?这总让我想起刘震云小说里的故事的气质:这个世界很扯淡。
有时候,世界荒诞至此,确实让人无言以对。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