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剧照(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7年4月10日讯】一
很多年之后,一些日本人才明白,当年他们的先辈侵略中国,给中国的娱乐产业提供了创作影视剧提供了“抗日神剧”IP。
很多年之后,一些已经死去很久的中国人的在天之灵才明白,当年他们浴血奋战反抗侵略,只是给子孙后代的娱乐事业提供了素材。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日本人的野蛮侵略和我们先辈的流血牺牲,我们今天的一些影视编剧该有多么无助,我们今天的一些电视观众该有多无聊。
这样说,当然是有些偏激的,但我认为这种偏激也是真相的一部分,那就是荒诞。当我认识到这部分真相,就再也无法参与那种娱乐了。这就是我抗拒“娱乐型”抗日剧的原因。
娱乐,是“食色”之外,人类最大的需求。我们是一群一切皆可娱乐的“人民”。
二
说到“人民”,就想到最近热播的一个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愚人节那天,我在酒店大堂翻看报纸,发现报纸用两个“要闻版”的篇幅,介绍了这部刚刚开播收视率就高开高走的片子。
它是一部反腐大剧,有80多个演员,其中约40个是一线明星,他们在戏里飙戏,他们把反腐的目标指向了“副国级”。
故事一开始,陆毅扮演的检察官去调查一个住筒子楼、一脸老好人形象、在家就着大蒜吃杂酱面的处长。处长冷静地对陆毅说,处长算个屁啊,在北京一板砖下去能砸到一大片处长。陆毅说,有些处长的权力很大,甚至给个部长也不换。处长对陆毅说,你这个思想认识有问题,权力大小都是为人民服务。当陆毅告诉处长,已经掌握了他有豪华别墅、且里面藏着2.3亿现金的事实时,处长腿软了,崩溃了……
你看,这个剧,光开头就够吸引人了,这是多么好的素材多么好的情节。演员们的表演,更是好评如潮。《人民日报》官微评价说,演技炸裂,入木三分,用心演戏的演员从来不缺拥趸,温润时代心灵的大剧一定有感染力……
我佩服的不是演员,而是编剧。可是,我又怀疑,如果不是当初能源局原副司长魏鹏远落马提供了家藏数亿现金的真实故事,《人民的名义》的编剧、知名作家周梅森恐怕是极难写出这样的剧本的。
我是这么认为的:现实中的故事,远比影视剧中的故事有意思;一个处长所经历的人性淬炼,远超编剧们的想象力。
是的,不需要经过多年,我们就已经知道,魏鹏远们的落马,只是给编剧们提供了他们想象不到的素材,从而“娱乐”了我们这些更加欠缺想象力的大众。
我相信,拍摄这样的反腐剧,是因为它具有“教育功能”,这是它“热播”的前提。
三
说起热播剧,我竟然想到了某些抗日剧,那才叫经久不衰。从《地道战》到如今,一代代人被它“滋养”,它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渐渐演变成了娱乐功能——抗日剧变成了抗日神剧。近些年,“抗日神剧”仿佛已是一种产业。
中国很多类似的产业——它们本来就不应该存在,但却兴旺发达。比如,本来不该有官场小说,但由于官场故事太多,于是就有了官场小说。比如,本来街上不该有“办证刻章”的广告,但由于我们太需要证件和公章,于是就有了办证刻章的一条龙服务。比如,本来不该有学区房,但是由于我们小学有三六九等,于是就有人专门从事炒学区房了。
总之,制造问题,解决问题,消费问题,这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产业。有些人在这个过程中发家致富,有些人在这个过程中颠沛流离,有些人在这个过程中成为“戏骨”。看到报纸上说,一群“戏骨”以很低的价格接了《人民的名义》,然后在里面飙戏,我感觉有些异样。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所谓戏骨,距离魏鹏远们差得太远了。魏鹏远的故事那么穿透人性,几乎告诉了我们某种社会问题的终极答案,可是编剧们能做的,也只是用他的故事娱乐大众。
从收视率上讲,这部戏应该会很成功。豆瓣上的评分已经超过9分,称这部戏还原了官场现状的很多规则和特点,相当于中国版的《纸牌屋》再加上1000部把暗讽改成明喻的《我不是潘金莲》。
但我认为这部戏跟《纸牌屋》没有可比性。纸牌屋的情节可以发生在白宫,而这部戏的情节只能发生在“汉东省”,而中国根本不存在这个地方。
这样说,好像太较真了,较真就没有意思了,不就是一部戏么?官员需要教育,人民需要娱乐——从这个角度而言,《人民的名义》,就是以教育官员的姿势娱乐人民,所以它绝对应该热播。
四
作为一个非商业人士,我认为众生都不喜欢“被教育”,而普遍需要“娱乐”。人民的名义,对官员的教育效果难以知晓,但对大众的娱乐功能却是一目了然的——这是“好产品”的特征之一。
如果一个产品不能“让人快乐”,恐怕是难以成功的。
“让人快乐”的本质功能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打发无聊”。无聊的人越多,无聊的时间越多,市场空间就越大。比如智能手机之所以几乎人手一个,因为它可以填充任何碎片时间,太利于打发无聊了。
打发无聊,就是娱乐。
在人类看来,一头猪的一生,都是无聊的,或者说,无聊,贯穿了猪的整个一生。有些人给你饲料,其实就是在把你当猪对待。有些饲料配方精细、包装精美,确实做到了娱乐性极佳,美味可口,甚至容易上瘾。你能够辨别什么是饲料,才能避免被当猪对待。
人与人之间最遥远的距离是价值观,那么,你的价值观决定了你“配”吃什么东西以及觉得什么东西好吃。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