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需要10万亿美元?中共才能应对信贷危机(图)

 2016-02-12 10:1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4


美国知名对冲经理凯尔•巴斯认为中国信贷危机将爆发。(网络图片)

【williamhill官网 2016年02月12日讯】(williamhill官网 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曾准确预测美国次贷危机的凯尔•巴斯在2月10日给投资者的信中写道,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是很大的风险,中共政府可能不得不加印价值等值10万亿美元的人民币进行对冲。随着中国经济下滑,中共央行也不断向市场投放货币,由此导致的后果便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和人民币贬值这样的双重风险。

中国银行业一旦发生危机 损失或是美国的五倍

知名的海曼资本创始人凯尔•巴斯(Kyle Bass),是少数几个因预测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对冲基金经理,而美国的次贷危机则拉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序幕。据美国CNBC报导,2月10日,巴斯在给投资者的信中表示,由于中国的银行体系已越来越多地追求过度杠杆化、监管套利和不负责任的冒险行为,一旦中国的信贷危机全面爆发,其银行业遭受的损失达到美国银行业在次贷危机中损失的500%。

巴斯写道,过去10多年来,中国的银行体系资产大幅增长,较之前的3万亿美元已增至34.5万亿美元。如果中国的银行体系失去10%的资产,中国的银行业将失去大约3.5万亿美元的股权。

巴斯表示,从历史上看,在不良贷款周期中的中国银行业失去的资产远远超过10%,因此中国银行业将迎来巨额的股权损失。

在2007-2009年的整个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国银行业损失了大约6500亿美元的股本。而国际清算银行估计,中国银行业在1998年-2001年不良贷款周期系统损失的资产超过GDP的30%。此次金融危机中,中国银行业的损失将超过上个周期,因此,巴斯警告称,按照现在的中国GDP计算,30%就将超过3.6万亿美元,这是美国银行业损失的五倍之多。

巴斯预期,中国银行业一旦再度遭遇巨大损失,将迫使中共政府和央行通过增发人民币来进行对冲,为此中国将有可能不得不加印价值10万亿美元的人民币。由此导致的后果便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和人民币贬值一同来袭的风险。

在去年的10月30日,巴斯发布文章表示,中国7%的GDP增长是一个“闹剧”,他预计“硬着陆”的中国将影响全球经济。

在1999年,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将大量不良资产统一剥离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俗称坏账银行)处理。十年后这些“消化不良”的坏账银行借市场化的名义把更多账单塞进国家手中,如此辗转腾挪的后果是坏账不减反增,全体纳税人为此买单。

央行“放水”过猛 双重风险一同袭来

中国金融体系已经存在超高的杠杆,杠杆化运作也使金融系统的风险更高。杠杆化使金融资产数额急剧膨胀,就会出现甲为乙做担保,乙为丙放贷款,丙为丁重复贷款,丁再用得到的贷款去投资甲的乱象。在杠杆的巨大作用下,各个金融机构之间交错的关系在无形中乘数化的放大了收益和风险。这种情况下,杠杆越大风险越高,波及面也越广。

中国经济不断下滑,从2014年11月起至今,中共央行共六次降息、五次降准。然而这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已逐渐减弱,而且货币脱实向虚现象加剧,难以对实体经济起到应有支撑。

中共央行今年以来向市场“放水”的力度更加猛烈,不到一个月向市场注入2.4万亿元,信贷半个多月投放了1.7万亿元,这在世界的金融历史上都是少有的。

在2015年的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共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演讲中发出警告,在市场杠杆率过高的情况下,加大银行信贷投放是饮鸩止渴的不理智行为。

超发货币会带来通货膨胀,据《广州日报》2月11日报导,当地菜价已经“涨上天了”,菜心1公斤价格已经达到50元人民币。这或意味着中国国内将出现恶性的通货膨胀,各种“姜你军”与“蒜你狠”等将再现。

同时人民币贬值趋势已经形成,人民币大幅度贬值,将展现其真正的价值。资本外逃与中共央行动用外储对汇率“维稳”,靠中国民众出卖血汗与污染环境积累的几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情况将更加危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williamhill官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