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平凡抗癌效果令人惊讶,使欧美转而热衷中国人吃了两千多年的豆腐;但是应该要如何吃?吃多少?
作家林海音主编的《中国豆腐》中写道,慈禧太后驻颜有术,每天都要吃一道豆腐。传说御厨房有蒸锅49口,每口锅里放著镶有珍珠的豆腐,49口锅轮番蒸,慈禧太后每天就可以吃到一味润肤养颜的珍珠豆腐。
在中国传统的名菜和文化中,豆腐除了占有重要角色外,更是海外游子的乡愁代表。
作家彭歌在海外读书时,回忆起许多魂牵梦萦的家乡美味,而他最怀念的,不是鱼翅燕窝、鸡鸭鱼肉,反而是最平常的豆腐,“当时心甘情愿开车往返两个小时,只为了买一块豆腐”。
西方兴起豆腐热
但是近年来,海外游子要一解乡愁,可能容易多了。今天在欧美,豆腐成为西方人的新宠,不但许多超市中都买得到豆腐,甚至诸多西方食谱中,也屡屡看见“Tofu”的身影。主要原因是追求健康的风潮。
许多研究发现,东方人罹患乳癌、大肠癌、摄护腺癌的机率是西方人的四分之一。研究者认为东方人嗜食豆腐是原因之一,因为黄豆蛋白中,含有高量的异黄酮素(一种抗氧化剂)。
异黄酮素对男性也有帮助。研究显示,常吃黄豆类食物的日本男性,罹患摄护腺癌的机率比西方男人低。
美国半导体业霸主英特尔公司董事长葛洛夫曾罹患摄护腺癌。在接受治疗、恢复正常生活后,他每天都喝柳橙汁、绿茶萃取物和黄豆蛋白混合调制的果汁,也常吃豆腐。
此外,除了预防癌症,多吃豆腐也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减少罹患心脏疾病的机率,及预防老年痴呆症。
国防医学院生理系最近研究发现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组织中,卵磷脂浓度有下降的情形。因此,推测老年痴呆症可能和卵磷脂的缺乏有关。而卵磷脂的最佳来源之一,正是黄豆。
田里的牛肉,不分中外,豆腐一直是许多素食者的最爱
台北医学院保健营养系教授陈世爵指出,豆腐的营养成分中,40%是蛋白质,25%是碳水化合物,20%是油脂,而且多元不饱和脂肪酸高达61%,加上各种矿物质、维生素,营养成分并不输肉类,又不含胆固醇。因此,在第二次大战时,豆腐就被称为“田里的牛肉”。
陈世爵建议,每天食用100~150公克的豆腐,再喝一杯240cc的豆浆,就可以摄取到30~50毫克的异黄酮素,达到人体需要的保护量。
正常人每天吃豆腐,对身体有好处,但是痛风患者能不能吃豆腐?
陈世爵认为,100公克的黄豆含有50毫克的普林,但若做成豆腐后,因为被稀释了10倍,只剩4~5毫克,对病情不会构成太大的影响。
尽管中国有许多名菜都用到豆腐,但烹饪老师傅培梅称赞:“豆腐是最好做、最好搭配的料理食物。”
烹饪老师程安琪也指出,由于豆腐本身没有味道,因此很容易吸收其他食物和香料的风味,建议可以利用勾芡、压泥加配料来提味。
如果想要吃得更滑嫩,可以将豆腐先用沸水川烫过后,以冷水或冰块彻底冷却,再将水分轻轻沥干,不但能增添豆腐的美味,豆腐表面也不致残留有害的细菌。而如果想让豆腐嚼起来更有劲,可以将豆腐装在盒子中,放进冰箱冷冻1天,就变成了“冻豆腐”,用来做生菜沙拉或凉拌彩椒皆宜。
水煮、凉拌最健康
水煮豆腐既方便又健康,可让人尝到简单的豆腐原味,“我喜欢吃白水煮豆腐,沾芝麻酱吃,一股说不出来的豆香气令人难以忘怀。”傅培梅回忆说。
日本人嗜吃的汤豆腐向来也以味道清淡著称,“日本人吃汤豆腐时,居然可以一碗接一碗,而且饭竟然变成配菜。”
凉拌豆腐则是以冰凉过后的口感最佳,而且非常适合当成夏天可口的开胃菜。
炎炎夏日,一块豆腐,品尝之余,也顺道怀古思幽,更让人卸下每天工作的压力,生活从此开始更健康、自在。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