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的由来(图)
清太祖努尔哈赤像(网络图片)
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台一的社会组织制度。由太祖努尔哈赤在女真人牛录制基础上建立的。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始建四旗,正黄旗,正 蓝旗,正白旗和正红旗。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 年)增设四旗,称镶黄旗、镶蓝旗、镶红旗和镶白 旗。定三百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 喇为一固山(固山即旗)。满族人按八旗制分隶各旗,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初建时.不仅在军事上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行政和生产职能。清朝统一后,太宗皇太极为加强对旗人的束缚,增强了八旗制的军事职能,并为扩大军事实力和笼络人心,又建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
八旗兵分为京营和驻防两类。京营是守卫京师的八旗军的总称,由朗卫和兵卫组成。侍卫皇室的人,称朗卫,且必须是出身镶黄、正黄和正白上三旗的旗人,如紫禁城内午门、东西华门、神 武门等由上三旗守卫。驻防是指驻防全国各要地的八旗。京营总兵约十万,驻防兵人数也在10万左右。
满洲人在入关之前主要以畜牧业、游猎为生。射马射箭几乎是成年男子必备本领。清太祖努尔哈赤为军事行动和狩猎的需要创建了军民合一的八旗制度。骑射更成为每个旗人的必修课。
清王朝入关以后,为不失祟尚武功、倡导骑 射之风,由清太宗皇太极确立大阅制度。顺治年间定为每三年举行一次大阅典礼。届时,皇帝全副武装,亲自检阅王朝的军事装备和士兵的武功水平。参加大阅的满、蒙、汉八旗(共二十四旗) 军队则铵旗列队,依次在皇帝面前表演火炮、鸟 枪、骑射、布阵、云梯等军事项目。乾隆帝大阅多在南苑举行,人员多达数万。 清朝皇帝除以大阅形式来训练八旗军队外, 还用大阅向各族首领炫耀武力。
正黄--镶黄--正红-- 镶红--正白--镶白--正蓝 --镶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