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华裔教授发现新方法 有望治疗男性脱发(图)

 2015-04-18 00:0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据报导,南加大(USC)干细胞研究所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钟正明(Cheng-Ming Chuong)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在老鼠身上,透过特殊的方式与密度拔200根头发,可以诱汇出1200根替代性的毛发生长。这项威廉亚洲官网 的研究结果,已发表于本月9日出版的《细胞Cell》科学期刊,被视为可望治疗男性秃头的新突破。


钟正明也在南加大Keck医学院病理系任教,他表示,这项研究是如何将基础研究,导向有潜在转化价值的研究示范,这项研究成果可将所发现潜在的新靶点,用来治疗脱发疾病的秃头症。

发表这项研究文献的第一作者是陈志强,这项研究开始于几年前,陈志强在南加大担任访问学者期间完成。

本身为皮肤科医生的陈志强,了解毛囊损伤可以影响它周围的微环境。在此研究之前,钟正明的实验室也已发现,这种微环境的改变,反过来也可影响头发的再生。基于这些理论,他们推论可以借力使力,透过利用微环境来启动更多的毛囊再生。

为验证这个假设,陈志强运用一种聪明的策略,在老鼠的背部,使用不同方法,一根一根地拔200根毛发。当使用一种低密度方式,从直径超过6毫米的区域拔毛的时候,发现没有任何毛发的再生。然而,当使用高密度方式,从直径为3到5毫米的区域中拔毛的时候,大概会有450到1300根毛发再生了,包括在拔毛区域之外的一些毛发。

研究团队与尔湾加大(UC Irvine)教授Arthur D. Lander经由合作发现,这种再生过程依赖“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原则,即一个系统如何应对只影响部分、而不是全体的刺激。在这种情况下,群体感应解释毛囊系统的群体行为,是经由民主程序与组织内门坎来决定。

通过分子分析,这个研究团队发现,这些毛囊拔除的信号,可以释放炎症蛋白(Inflammatory Proteins),从而募集免疫细胞快速达到损伤部位。这些免疫细胞接着释放信号分子(Signaling Molecules),例如,肿瘤坏死因数Alpha (TNF-α),当它达到一定浓度,可以与拔除和未拔除的毛囊沟通,发出“是时候该长头发了”的指令。钟正明指出,这项研究显示,相同的过程可能也存在于其他器官的生理或病理过程中,但其他现象可能不像头发再生一样容易观察到。

来源:资料来源:美国《星岛日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