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牛刀:缩减QE后必然刺破中国泡沫(图)

 2014-06-22 11:55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2

【看中国2014年06月22日讯】美联储主席耶伦在6月18日晚宣布,再次缩减100亿美元的QE。我们知道,美联储第三次QE共释放了850美元到新兴市场,包括中国,我的分析是有80%的美元流动性来到中国,从2014年1月开始,分五期缩减了500亿美元,现在只剩下350亿美元。

在前两期QE1.2万亿美元和第三次QE这850亿美元中,有450亿美元是购买美国国债,这些都是以美国政府的信誉做担保,允许美联储动用存款准备金(我在《黄金崩溃》一书中做过完整的表述,这不是印钞,而是动用存款准备金),释放美元到新经济体国家。

2008年11月25日,联储首次公布将购买机构债和MBS,标志着首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开始。2010年4月28日,联储的首轮量化宽松政策正式结束。QE1将购买政府支持企业(简称GSE)房利美、房地美、联邦住房贷款银行与房地产有关的直接债务,还将购买由两房、联邦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Ginnie Mae)所担保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2009年3月18日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2009年 的采购额最高增至1.25万亿美元,机构债的采购额最高增至2000亿美元。此外,为促进私有信贷市场状况的改善,联储还决定在未来六个月中最高再购买3000亿美元的较长期国债证券。美联储在首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执行期间共购买了1.725万亿美元资产。

第一期QE完成后都有6000亿美元释放出来,这就造成了新经济体国家尤其是中国货币泛滥,为此,中国央行为了接纳这么巨大的流动性筑了一个池子,这个池子就是中国房地产泡沫,中国很多人纷纷跳进这个池子。

美联储2010年11月4日宣布,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计划,计划在2011年第二季度以前进一步收购6000亿美元的较长期美国国债。QE2宽松计划于2011年6月结束,购买的仅仅是美国国债。QE2的 内涵是美国国债,实际上是通过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解决美国政府的财政危机。同时,美联储再通过向其它国家“出售”国债,套现还原成美元现金,增加了储备的规模(准备金大幅度增加 ),为解决未来的财政危机准备了弹药。2012年9月14日凌晨,美联储麾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结束为期两天的会议后宣布,0-0.25%超低利率的维持期限将延长到2015年中,将从15日开始推出进一步量化宽松政策 (QE3),每月采购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现有扭曲操作(OT)等维持不变。

首先,我要说明前两期QE6000亿美元乘以2就是1.2万亿美元,这些钱80%约合美元0.96万亿美元流向中国,其它的12%流向印度,5%流向巴西,3%流向俄罗斯和其他新兴市场个国家。中国从一个负债累累的穷国,一下成为全球最富裕的政府,就是这么来的。也就是说,并不是中国人民创造了什么财富,而是货币的泛滥。其次要说明的是这些钱都是基础货币,在市场上有超过6倍到10倍的杠杆效应,在中国这个市场就是信用证、影子银行、商业银行、民间高利贷市场等等各种途径不断放大,促使中国人民币泛滥成灾。在第三期QE中,有400亿美元购买的是美国中长期抵押债券,主要作用只是打压中长期抵押贷款的利率促进美国房地产的复苏,因此,并没有流出来。

那么,这是不是说美联储的计划就完成了?我认为完全不是,美联储的货币工具还有很多。缩减QE完成,使中国央行的池子从洪水滔天到逐渐干涸只是一个表象,只是让全世界看williamhill官网 央行是如何带领中国房地产和炒楼大军裸泳的丑态,这并不是目的,而只是刚刚开始,第二步必然是宣布退出持续五年的量化宽松,促使全球美元迅速回流美国本土。大家已经历过了美元执行量化宽松——黄金大涨、大宗资产价格暴涨、全球非美货币大涨、资产价格大涨,现在要经历的是美元退出量化宽松——黄金大跌、大宗资产价格暴跌、全球非美货币大跌、资产价格泡沫彻底破灭。中国要吞下的只是苦果。

在宣布推出量化宽松后,美元加息必然摆上台面,这是毋庸置疑的。美元加息只是这个过程中一个货币工具而已,美联储将会有更多新的货币工具出台,只是为了实行美元的王者归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博客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