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智慧化身,诸葛亮一生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比如他的三大发明——诸葛连弩、木牛流马和八阵图。传说这把弩威力无比,杀伤力极大,瞬间能连发十箭。如此神奇的兵器到哪去找?它真的在历史上出现过吗?
东汉末年中原大地狼烟四起,魏,蜀,吴三国鼎立,公元234年汉丞相诸葛亮六出祁山,病逝五丈原,临终前诸葛亮对姜维面授机宜:我平生所学,已著兵书二十四篇,内有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我遍观诸将,唯汝可传,且要用心研读啊。据 说诸葛亮临终前留下的兵书中就有制作十连弩的详细介绍,姜维据此制作了十连弩并用在战场上,所到之处敌军闻风丧胆,甚至不战则降。
公元263年威力惊人的诸葛连弩没能改变蜀国灭亡的命运,这件神器也随之销声匿迹,成为了历史的谜案。
有关弩的最早文字记载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国因为拥有强大的弓弩队而让六国胆寒。但是强弩也有它的缺点,上弦比较费力耗时,发射速度慢。因而秦军往往将弩手编为三组:第一组瞄准射击;第二组张弦后处于待发状态;第三组上弦。当第一组射击完毕,就退为第三组,第二组则进为第一组,第三组进为第二组,如此循环不断,以保持射击的连续性。也许正是因为传统弩机的进攻效率低才让诸葛亮产生了发明连弩的念头。
诸葛连弩
诸葛连弩,在《三国志》和《魏氏春秋》中的记载只有二十二个字: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从字面可以理解成:这是一把可以随意增减箭支发射数量的弩,在战场上是主力武器,铁质箭头,箭长8寸左右,根据三国时期度量衡换算,1寸约合现在的2.3厘米,那么整枝箭大概长度是18厘米左右,一次能发射10箭。
但是遗憾的是,诸葛亮的连弩只有文献记载,没有形象的东西。
关于诸葛连弩的寥寥数语引发了人们一千多年的猜测和遐想,甚至有人认为诸葛亮发明的连弩可以十箭齐发,堪称最早的半自动武器,甚至对中国古兵器有相当研究经验的李斌博士都在怀疑,如此先进的兵器会出现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吗?
沧州连弩现身
记者从军博李斌博士那里得到了一个威廉亚洲官网 消息,河北沧州一个姓吴的民间工艺师手里有一只祖上传下来的连弩,他怀疑这就是1700年前诸葛亮设计的连弩,记者决定碰碰运气,到现场探探虚实。
沧州连弩
吴师傅从内屋的阁楼上为记者拿下来了那支祖传连弩。据吴师傅说,这把连弩是家传的诸葛连弩,是老姥爷自己做的,那时候用来看家护院,距今有一百多年了。吴师傅那个时候也不知道它叫诸葛连弩,小时候和表弟经常玩,因为上面有一个箭盒,就取了一个名字叫盒子箭。
由于年久失修,这把上百年的连弩已经不能发射,吴师傅决定按照祖传连弩原样复制一把,验证一下它的威力。从外观上看, 箭盒一次可以装十只箭,盒里的箭是靠自重落下来,但在发射时不用竖起箭盒,这样就节省了不少的时间。 吴师傅采用了竹制的加强弓,弓的张力很大,单靠手的力量是无法上弦的。他沿用了祖传的连杆顶弦装置,向前推动连杆,弩身就挂上了弦,而且很轻松就能把连杆拉到底,弦也就被连杆顶出了。就是这个看似简单却又非常实用的连杆顶弦装置,实现了连弩的速射威力。
根据古文记载,“以铁为矢,矢长八寸。”吴师傅自制了铸铁箭头,根据三国时期度量衡换算,1寸约合2.3厘米,整枝箭的长度定在了18厘米。 短短的10秒钟时间,10只箭都顺畅地射了出去。除几只箭箭杆和箭头分离外,10支箭有8支上靶。而且让第一次接触连弩的记者操作,发射十支箭也只用了12秒而已。这样的速度,确实比传统弩效率高了很多。在随后的射程测试中,连射十支箭平均射程也在70米以上。
吴师傅家祖传的连弩可以追溯到清末时期。而且它的箭匣和发射机关的设计有独到之处。难道在民间被称为盒子箭的十发连弩,就是失传千年的诸葛连弩?但是令记者没有想到的是,军博的李博士却说吴师傅家祖传的连弩,其实和诸葛亮没有任何关系。它的基本结构和军博收藏多年的明代连弩完全一样。
李博士说,在明代巨著《天工开物》和《武备志》中对连弩箭盒的形状,发射原理都有详细的描述。这就是沧州吴师傅祖辈制造盒子箭的理论依据。而且在全国范围内类似的复原作品也不在少数,追溯其根源,也只能定在明代。就连吴师傅尝试制作的三箭齐发弩,都可以在明代兵器谱中找到它的大名——“克敌弩”。
要说明代的连弩就是诸葛连弩,这恐怕难以服众。这也是军博为什么要费尽心机寻找诸葛连弩的主要原因,接下来到哪找?又该怎么找?此时我们的记者脑中突然闪过一个想法,如果三国之后没有任何记载的话,那三国之前呢?会不会诸葛亮是借鉴了三国之前出现过的某样连射兵器而发明的连弩呢?三国之前有没有连发武器呢?记者顺着这个线索在浩如烟海的各种文献资料中寻找,没想到,还真发现了关键线索!
荆州连弩现身
记者配合军博李斌博士,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失传的诸葛连弩,然而目前国内所有复原的连弩,均被定为明式武器,晚于三国时期1000多年。记者决定换一个思路寻找,没想到一位军事爱好者在网络上的留言,给大家带来了新的希望。据这位网友说,湖北省荆州博物馆内存放着一把20多年前出土的连弩,当年还有军事专家称,它就是半自动步枪的鼻祖!
1986年湖北荆州博物馆陈跃钧作为考古队队长,负责对江陵县秦家嘴古墓群47号楚墓的考古挖掘。那是座只有一椁一棺的小墓,与众多陪葬品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个保存完好的盒子。
陈老打开盒子,发现里面放着一件他从来没见过的东西,那是一件长28厘米,宽17厘米,厚5厘米的木制品,由于时间过于久远,木头已经碳化,通体乌黑。在它旁边放着一支箭簇,箭簇很短。让陈老没有想到的是,这块黑色的木头里竟然还装着数量可观的箭簇,盒里有十九支箭,盒外一支,一共二十支箭。
陈老经过反复研究,开始怀疑它可能是一把弩,并且根据木质弩身上的两个洞推断,也许这是一把能够一次发射两只箭的弩。然而让专家们琢磨不透的是,出土的盒子里并没有发现弩弓和弦,只有一个长约七厘米的月牙形小木块,这小木块是又干什么用的?难道它就是这把弩的弓吗?
如果说它确实是一把弩,为什么没有弓呢?而且出土时也没有发现弓弦。没有弓的弩怎能将箭射出去呢?更令陈老不解的是,这只弩甚至连发射的扳机也没有。没有扳机又如何发射的呢?陈老说,拉弓一次可以放两支箭。
说起来容易,但是当时在场的记者理解起来就太难了,因为博物馆陈列的这把连弩是国家一级文物,连弩里面的青铜机关都已经被撤走,保存在库房里。10多年前陈老曾经做过一个演示模型,但早已不知去向。现在留给记者的只有一张测绘图和陈老简单的口述。
能不能参照测绘图再复原一把双矢并射连发弩呢?记者马上想到了一个人,他就是沧州的吴师傅,单靠记者手中这有限的资料,这把2000多年前的神弩能再现江湖吗?
沧州吴师傅出自木雕世家,20多岁就成了沧州一带小有名气的工艺师,他研究连弩已有多年。参照图纸加工木制构件对小吴来说是轻车熟路,但是当他看了有关双矢并射连发弩的资料以后,还是对于连弩的发射机关产生了疑惑。
这把没有弓的弩是怎样连续发射的?在整个弩身内只有牙和旋刀两个铜制机关。这让吴师傅犯了难。因为弩一般都是有扳机的,而从这个弩的图里没有看出发射结构。
据《吴越春秋》记载,弩最早发明于春秋晚期的楚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弩是在战国初期。弩源于弓箭但又不同于弓箭。弩的最大特点是在弩臂的后端安装了一个简单的发射控制装置——弩机,可这把出土的连弩却没有扳机,从测绘的草图上可以看出双矢并射连发弩只有两个铜件,牙和悬刀,都被安装到了活动木臂上,它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吴师傅经过反复的推敲终于摸清了其中的奥秘。
把活动木臂往前推,当牙碰到悬杆的时候就会直立,悬刀的尾部由于重力的原因下落,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自动的把弦挂上。活动木臂往会拽的时候,悬刀又被抬起,然后又一次发射。
解决了发射问题,剩下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弓了,荆州博物馆的陈老认为七寸长的月牙木块就是弩的弓。吴师傅并不认同陈老的观点,单靠一块没有弹性的小木块箭能发射出去吗?
李博士和吴师傅都认为没有弓就不能成为弩。
明代《考工记》中说,“杆也者,以为远也”,意思是说,用来作弓的材料,要有一定的变形蓄能能力,才能把箭射的远。
吴师傅用竹子做了一张弓,这样一来从外形看它就更像是一把弩了。传统弩机靠手上弦,弦就被牙钩住了,扣动扳机,旋刀触发牙,钩在牙上的弦就被释放了出去。
而这把战国连弩,活动木臂取代了扳机,牙和旋刀被装到了活动木臂上,在一推一拉间就能完成勾弦、拉弦、发射、再勾弦的全过程,极为省时。看似简单的两个铜片之间却有着超乎想象的精密配合。稍有偏差不是牙钩不上弦,就是弦释放不出去。
在经过了上百次的修整调试后,吴师傅终于让我们看到了这把世界上最早的半自动武器的完整发射过程。
推动木臂,牙就咬住了弦杆,拉动木臂到达最大位置时,弦刀推倒牙,弦就被释放了出去,再次推动木臂,牙又咬住了弦,反复推拉木臂,就达到了连射的效果。
怕您没看明白,我再给您比划比划。我这么一推木臂,听!吧嗒!一声金属声,这说明牙已经咬住了弦杆,我现在拉动木臂,拉到头时,弦刀碰倒了牙,这箭就被射了出去。就这么推推拉拉,一对儿一对儿的箭就被射了出去。细心的观众一定已经注意到了这个,这就是与连弩一同发现的那个小木条,这个小木条绝对不是多余的,吴师傅发现每当连续射击时,需要反复拉动活动木臂,手腕极易产生疲劳,如果在活动木臂尾段的圆孔中拴上一根牛皮绳和小木块连接起来,操作起来会非常的方便。在看到这,大家一定想知道它的威力如何,我们请吴师傅来给咱们拉弓射箭,看看着两千多年前的半自动武器到底威力如何。
威力惊人
试射就在吴师傅家后院开始了。
一只在地下沉睡了2300多年的楚国双矢并射连发弩,终于在吴师傅手里复活了,配上一张小巧玲珑的弓,古朴的连弩更显露出了一股杀气。吴师傅专门为连弩设计了铜质三棱竹竿箭,发射时将20只箭依次从箭匣上的圆孔中装入箭匣,拉动活动木臂,勾弦,拉弦,射击一气喝成,当箭道中的两只箭同时发射出去后,箭匣里的箭自动落槽,周而复之,实现了连续射击。别看这只连弩通长不过30厘米,但是它的杀伤半径竟然可以达到十几米,不愧为一件高效小型的速射武器。
民间传说是诸葛亮发明了中国的第一把十箭连发弩,楚国双矢并射连发弩的出土和复原成功,终于揭开了困惑人们千年的历史谜案。其实早在23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一弩二十矢连发的秘密武器,它外形独特,设计巧妙,堪称中国第一神弩。相比之下民间所有仿造的明代诸葛亮连弩也就只能甘拜下风了。我们不妨大胆设想,如此先进的战国连发速射半自动武器,是否会被几百年后诸葛丞相所借鉴呢?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