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官网 2013年09月21日讯】 说起中秋节,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月饼。很难想像,如果没有月饼,中秋节的会是什么样子呢?
古人很重视节日,不仅每个节日有其独特的习俗,节日的食品更是讲究。就如过年的饺子、端午的粽子、腊八的粥、中秋的月饼,那都是有说道的。
有说法认为,中国的节日和吃联系在一起,是和我们国家几千年的农耕社会有关。农耕社会,土地被称为“地母”,养育着众生,为了表达对土地的感恩和亲近,人们用当令的食物,来祭祀神灵,也就形成了不同节日的不同食物。
关于中秋节吃月饼,有很多版本的传说。
网络撷图
1.祭月拜月仪式的一种体现
古代的自然拜物,表现在中秋节,就是祭月、拜月,中秋夜的活动几乎都是围绕着月亮来进行。
在人们的心目中,中秋节的月亮,比哪个月份的十五月亮都更圆、更明亮,是一年中最圆的。
所以帝王贵族要祭月,民间也要祭月;普通百姓更多的是拜月,对着月神诉说自己的愿望,希望得到月神的保佑。
而不论祭月还是拜月,月饼都是必须的供品,是天上月圆、地上人圆在食物上的体现。
2.杨贵妃将“胡饼”改名为“月饼”
相传,早在殷周时期,江浙就有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这种饼子的制作增加了馅料,因为馅料的来源,就将这种饼子称为“胡饼”。
民间传说,有一年中秋夜,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觉得“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一词。“胡饼”由此改名为“月饼”,并渐流逐传开来。
3.元末以月饼相约反鞑子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子孙,攻灭南宋后,建立元朝政府统治中国。
蒙古统治者对汉人的民族压迫非常严重。传说元朝派兵进驻百姓家,要十户人家供养一个元兵,人称“鞑子”。为了防止人们反抗,政府还强迫每十户人家只能合用一把菜刀。残酷的统治、繁重的苛捐杂税,更加剧了民族矛盾。
相传,刘伯温向朱元璋献计,派人到处传言,说天下将要大规模发生瘟疫,只有吃了八月十五的月饼,才能免于瘟疫之灾。于是,农历八月十五前,街上到处都是买卖月饼的,买不起的还有人就赠送。每个月饼中暗藏纸条,上写“月圆之夜,动手杀鞑子”。
百姓们真的在八月十五晚,一齐动手杀了“鞑子”,元末农民大起义轰轰烈烈地推翻了元朝蒙古贵族的暴政统治。为了纪念当年吃月饼杀鞑子的胜利,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就一直传了下来。而据说,蒙古人是不吃月饼的。
虽然,月饼的馅料、味道、形状有很多种,但甜,始终是月饼的主旋律,这大概缘于人们对甜蜜生活的向往吧;圆形,也是月饼的主要形状,这应该是人们对团圆、圆满生活的追求吧。越是饱尝辛酸苦辣各种滋味,对团圆、甜蜜生活的的向往也就越发的真挚吧。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