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真正的大唐遗音——何家营鼓乐

 2013-08-15 12:1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williamhill官网 2013年08月15日讯】何家营是我的故乡,位于西安城南11公里处的神禾塬畔,潏水之滨,相传这是唐代郭子仪将军的偏将何昌期将军的营寨和庄园旧址,何家营鼓乐社最早就是由他建立的,从此鼓乐世代相传,何家营便成为了中外有名的“鼓乐之乡”。

何家营鼓乐属西安鼓乐道、僧、俗三大流派之一的俗派,是一种吹奏乐与锣鼓乐融合在一起的大型合奏,民间称“细乐”。它起源于隋唐,历经宋、元、明、清,至今仍然相对完整的保存着较为传统的演奏形式、结构、乐器、曲牌和谱式;在乐曲的演奏风格和特点上,即保留了宫廷音乐典雅清幽的特点又带有民间音乐古朴浑厚的风格,是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一份极其重要的遗产。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宗教、音乐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鼓乐的乐器分为旋律乐器和节奏乐器:旋律乐器主要有笛、笙、管、方匣子、双云锣五种,以笛为主奏乐器。节奏乐器主要有:六种鼓(即座鼓、战鼓、乐鼓、独鼓、单面鼓、高把鼓)、六种铙钹(即大铙、小铙、川铰、小钹、苏铙、苏铰);七种锣(即大锣、钩锣、马锣、供锣、小吊锣、单云锣、三星锣);另外还有大小木梆、木鱼、摔子等二十余种。在演奏方面有“鼓领笛协”的传统,以及“众笙群和、以和笛声”之说。 

鼓乐谱全系手抄本,鼓乐的乐谱称之为“半字谱”,又叫俗字谱,采用工尺谱念唱,口传心授,学习者要想学会演奏每一首乐曲,都必须首先学会念唱工尺谱,可以说念唱是演奏的基础,演奏是念唱的延伸,其中“哼哈音”是西安鼓乐中特有的韵腔方式。

鼓乐的演奏形式主要有行乐和坐乐两种。行乐是行走和站立着演奏的,乐器配置比较简单,曲调为单牌子的散曲,节奏规律、严整。坐乐则是坐着演奏的以多牌子的乐曲与各种打击乐混合演奏的一种套曲形式。分为六、尺、上、五四个调,称为四调坐乐。坐乐套曲的结构有又分为花鼓段坐乐全套和八拍鼓段坐乐全套。

何家营的乐曲流传下来的有几百首,如:行乐《番调》、坐乐《群英宴》,以及《杜甫观花》、双云锣《尺调引令》、花鼓段《霸王鞭》等。这些乐曲有的曲调端庄肃穆、节奏平稳规律;有的曲调悠扬抒情、委婉动听;而有的则抑扬回荡、抒情而哀婉。演奏时曲有曲谱、鼓有鼓谱,鼓不随曲;抑扬顿挫的大鼓高昂时明快清新,低回时清健有力;铜乐器大铙铿锵有力。曲与鼓、铙混声交响,相映成辉,曲鼓并作,气势磅礴。此外,还有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歌章《长安城》,又叫《药王赞》,歌颂了药王孙思邈在终南山苦练医术,济世救人的事迹。

据杨荫浏先生的《陕西的鼓乐社与铜器社》等史料记载,自50年代以来何家营鼓乐社比较著名的老艺人主要有何生乾和何生哲两位先生,何生乾先生以打鼓著称,是当时有名的“鼓头”,据说他能够同时演奏六架鼓,动作潇洒而优雅,何生哲先生从事鼓乐活动六十年,他以吹笛闻名,笛声高扬而壮丽,此二人的技艺精湛、高超,至今无人能及。

在鼓乐研究方面,何家营的何均先生五十年代初期就和杨荫浏、李石根先生一起挖掘、整理鼓乐,曾长期担任陕西省艺术研究所鼓乐研究中心主任,是鼓乐界很有影响的专家。先生曾1984年被吸收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现任社长何忠信是当代重要的鼓乐传承人,承担着鼓乐后备人才的培养。

为了让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能长久保存下去,在陕西省文化厅和省艺术研究所的支持下1985年何家营村建起了中国第一座民间自办的音乐陈列馆,展出了丰富的鼓乐资料,有唐开元五年的鼓乐谱(手书谱现存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及各乐社流传下来的宋、元、明、清时期的乐谱,曲目之多数以千计,陈列的乐器笛、笙、鼓铙等百余件,其中一面鼓是清代同治年间传下来的,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鼓乐陈列馆的建立,促进了对西安鼓乐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并为中外学者、专家,以及音乐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窗口。先后接待过前苏联、德国、奥地利等几十个国家的友好团体和音乐学者。

何家营鼓乐社是西安鼓乐中最有影响的乐社之一,经常参加国家级的各种音乐会、学术交流,以及省市的“古文化艺术节”等演出活动。1981年11月和日本奈良雅乐在市委礼堂同台演出;1987年赴京参加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的“华夏之声”音乐会;1999年参加西安国际音乐周演出;2000年10月赴福建漳州参加东西部文化交流活动;2005年6月,再度应邀赴京,与周至南集贤东村、西村乐社联袂参加“原声黄河”的原生态演出活动,并分别在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进行演出和学术交流;2005年12月,何家营鼓乐社应世界文化论坛联盟大会的邀请,赴约旦王国首都安曼,作了西安鼓乐专场演出,向来自全世界80多个过节的近千名专家和文化学者展示了中国古老音乐的神韵和魅力。

奥地利高等音乐学院院长舒尔茨博士听了何家营鼓乐社的演出后说“这是世界上最长的交响乐,也是最好的交响乐之一。”英国的钟思第1986年到西安访问鼓乐时说:“在英国伦敦就知道西安有个何家营。”意大利留学生拉发埃拉曾专门来何家营学习鼓乐,回国后即在意大利广为介绍,并在她所著的《中国传统音乐》一书中专门介绍了何家营鼓乐。2006年西安鼓乐申报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为使何家营鼓乐这一民族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何家营鼓乐社先后举办了三期培训班,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打破传男不传女的旧风俗传统,培养了一批女学员,还在何家营小学开设了鼓乐课,利用音乐课堂向三至六年级学生传授工尺谱和乐器演奏,为鼓乐社培养了一批后备人才。2007年2月,何家营小学少年鼓乐队在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艺术表演类节目一等奖。受到国家教育部的奖励。中央奥尔夫学会师资培训骨干教师何璐曾撰写《西安鼓乐如何走进中小学课堂》等学术论文,并创编了《西安鼓乐的僧派》、《工尺谱》、《锣鼓经》等课例,在全国的师资培训中进行教学实践,促进了西安鼓乐在学校教育的发展。

来源:作者博客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