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你的路吧!不必理会别人怎么说,请为自己而战。(图 :photos.com)
走你的路吧!不必理会别人怎么说。─意大利诗人但丁
职场生涯中,他所踏出的每一步,都在挑战一般人眼中的刻板印象。
十九岁,他考进中央警官学校,正当家人和朋友都以为,毕业之后,他会安安分分地捧着公家饭碗过一辈子。
他却在二十七岁那年,带着妻子一起飞到纽约留学深造,抵达时,身上只有五十块美元,相当于台币一千五百元。
为了赚取生活费,供应自己读到博士学位,不管是到武术馆教武术、到餐馆端盘子,还是到实验室洗试管,他通通都做,但来自周遭的耳语也开始出现。
有人说:“警察干嘛念那么多书?”
也有人说:“台湾来的警察怎么能念生物化学?”
更有人不以为然,揶揄说:“中国人只能教中文,怎么能在美国当教授呢?”
这些话他全听在耳里了。尽管内心挫折,也很不服气,他告诉自己,别人愈是觉得他做不到,就愈要证明给大家看。
果然,短短三年内,他就从美国一所大学的助理教授,升上终身教授,后来甚至还当上美国某一州的警政厅长,跌破许多人的眼镜。
这个人,就是闻名国际的刑事鉴定专家李昌钰。
偶然间,在报章杂志看到李昌钰博士的这篇访问。虽然以往从事新闻工作,经常会看到电子媒体同业采访他,或是做他的人物专题报导,但内容大多着重在请他分析一些重大刑事案件,几乎不曾深入谈及他在美国求学的艰辛过程。
我是在看了这篇杂志报导才知道,原来聪慧如他,竟也遭遇过那种被揶揄取笑的日子,但他不会因此而退缩,反而用实际作为打破了很多人口中的不可能。
愤怒,是一种情绪,但若运用得当,有时也能被化为一股强大的力量。特别是当我们被周遭人“看扁”的时候,通常会觉得很不服气,进而出现愤怒情绪。
大部分的人,会用这股愤怒情绪自伤和伤人,但聪明一点的人,则是把它化为激发向上的动力,最后成就了自己。
我的身边曾经发生过一个例子。男孩在十七、八岁那年,认识了女孩,两人情投意合,交往了一阵子。
女孩的母亲发现之后,坚决反对两个人再继续交往,理由是男孩只有专科学历。虽然女孩本身读的也是专科学校,但她的母亲总认为,女儿应该嫁一个国立大学毕业的对象,日子会过得比较幸福。
在母亲的坚持下,女孩离开了男孩,尽管两人的感情还不算深,但这件事情对男孩的打击很大。为了证明自己的能耐,男孩在专科毕业后,又去报考插大,并一路从大学念到博士,还因此得到一份很好的工作。
只不过,整件事情发展到最后,并不像童话故事或偶像剧的结局:“男孩如愿娶到女孩,两人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现实版本是,男孩和女孩各自嫁娶,但依旧保持老朋友的关系。
或许有人会为这段感情的发展感到遗憾,在我看来,这却是最好的结局。
虽然一开始,男孩是为了女孩,才那么努力想证明自己,但光是这样的信念,未必能支撑他一路念到博士,因为从插大到博士毕业,少说要花十年的时间。
换句话说,女孩的事情只是一个触媒,激发他深造的决心,但影响他要不要继续念硕士乃至于博士的关键,应该还是取决于本身的志向,所以若要说,男孩是为了女孩才念到博士,就有点言过其实了。
李昌钰博士的例子也是一样。虽然他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别人愈是觉得不可能的事,他愈要证明自己可以做到。
但前提是,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他主动选择且乐意去完成的,因此周遭的质疑眼光,反而坚定他想完成目标的决心。
我要说的是:“请,为自己而战!”
打破别人口中的“不可能”魔咒,让人刮目相看,确实是一件很过瘾的事,但千万不要“为证明自己而证明”,不然的话,你的人生反而会被舆论牵着走。
那种道理就如同,你明明是一个喜爱从事学术研究、不喜欢面对复杂人群的人,却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很会赚钱,跑去当生意人,每天周旋在尔虞我诈的算计之间。表面上看来,似乎赢得了全世界,骨子里,却彻底输了自己。何苦呢?
微笑标签Smile tips
请,为自己而战!
当你又听到他人的轻视言语,别急着做出反应或行动,
先想想,对方讲的是你所在乎的事情,
或是你想达到的目标吗?
不是的话,就别白忙了,让人去说吧!
不要再用别人的话来为难自己。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