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在村民门口上的家训。
有这么一个地方,人们见面从不谈钱,而是喜欢说自己兄弟和睦、家庭和谐,并且都以家庭和睦、获得模范家庭为荣。
这个地方就是南宁市吴圩镇周村。昨天,记者来到山清水秀的周村,处处可以感受到小村庄的“人情之美”。村民们都说,村里人重情义,特别是夫妻感情,只要结了婚,就相守到老。一家人都是和和睦睦的。
【琴瑟和谐】
20年全村无人离婚
75岁的村民曾善祥曾于上世纪90年代担任村支书,对村里情况颇为了解。他对村民“以和为贵、争当模范家庭”的热情深有感触。他说,周村始建于北宋,因周姓人开村而得名,村里居住有110多户600多名村民,几百年来和睦相处。最令村民引以为豪的是周村人和顺美好的夫妻关系。“从我记事起,几乎没有听说哪家夫妻俩闹离婚。十几年来,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村民生活随之提高,但是村民淳朴的民风却始终没有改变。
说起村里的夫妻和睦、家庭和谐,村民们的话很一致:村里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家庭和谐,再怎么有钱,也不会忘记这个根本。村民们说,村里20多年来没有哪对夫妻闹过离婚,没有哪个家庭闹过分裂,只在1990年时有一对夫妻因感情不和而协议离婚。
据介绍,周村是那德村六个自然屯中的一个,那德村每年获得 “十星级农户”、“模范家庭”的有20多户,周村就占了8个名额。老村民莫先生也说:“我们虽然不富裕,但村里家家和睦,这比什么都重要。”
【宜室宜家】
30多人同住一屋无矛盾
在周村的民居中,一个大户人家引起了记者注意,走进一看,14间房子相对着分布在左右。
“这里住的都是一家人吗?”面对记者的提问,罗阿姨说:“是啊,我们是三兄弟一起住在这里,大家一起筹钱建起房子,儿子媳妇也一起住,有了孙子以后,人丁更旺了。”这么多人住在一起,矛盾应该在所难免,但是罗阿姨却很平和地告诉记者,他们从来没有发生过矛盾,兄弟妯娌间互相尊重,小家之间互不干涉,各家相互照顾,亲人间从不计较。
“我是别的村嫁过来的,在这里生活好多年了,哥哥嫂子待我很好。”罗阿姨说,平时各家各煮自家饭,但哪家要是先煮好了,另一家觉得辛苦不想再煮,就端着碗筷过来一起吃,经常这样串桌吃饭,一团和气。现在家里的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只要在外工作的人回家,整个大家族就一起杀鸡杀鸭,加菜聚餐。罗阿姨言语间露出平凡的喜悦。
提到夫妻关系,罗阿姨说:“偶尔也有小吵小闹,吵架之后就各自冷静,一两天气就消了。不会吵得很凶,只要心中记得‘和’才是最重要的,大家就不会吵,宁可走开。”问起夫妻间和睦相处有何“办法”,罗阿姨爽朗地笑说,办法是没有,但村里人都认为:家庭和睦才是光荣,夫妻间相互理解就不发生矛盾。
【忠孝礼义】
家庭和睦的传家宝
“常把一心行正道,扬名后嗣显双亲。”这是记者在周村走访时看到的对联,它作为一户村民的家训被镌刻在房屋的大门上。村民周大叔说,以前村民都把祖训家训记在心间,现在村民富裕了,经济跟上了,很多村民就将家训祖训刻在门联或石柱上。
“我们很珍惜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箴言,一直把祖训记在心里,现在把祖训刻在门两边做门联,就是让年轻人也重视祖训,踏踏实实做人。”村民们表示,村民虽然文化不高,但是“忠孝礼义”的精神却人人知晓,大家都把这几个字当成维持家庭良好关系的传家宝。
记者还发现,在一些村屋的门楣挂着“十星级农户”的奖牌,以“五爱星、致富星、文教星、科技星、团结星、法纪星、计生星、义务性、卫生星、新风星”作为“十星”评比标准。一位老村民说,这是上世纪90年代评的,当时家家户户以当选“十星级农户”为荣,获得奖牌的就挂在门楣。现在虽然过去很久了,但村民仍以获得此奖牌为殊荣,挂在门楣告诫后嗣子孙要以家庭和谐为荣。
来源: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