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梅伦在议会辩论时
德国之声:英国议会辩论窃听丑闻 卡梅伦反守为攻
周三(2011.7.20.)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议会下院驳回了牵连窃听丑闻的任何指责。默多克旗下《世界新闻》的记者窃听社会名流、恐怖及凶杀事件受害者的电话,其案例多达数千起,此外还重金收买警察。而该报的前总编曾是卡梅伦首相的公关顾问。
工党发动猛烈攻势
英国下院展开热烈辩论的场景,并不少见。议员们常常争吵得面红耳赤。但这些都不能同为窃听丑闻安排的紧急辩论相比。在周二的辩论中,下院主席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敦促议员们遵守秩序。
他喊道,你们还是安静下来吧,这不仅有利养身,而且也有助于英国议院的尊严。不过,他的话未能起到任何作用。很多议员都为了这次特别辩论会推迟了夏季休假。辩论的气氛异常热烈紧张,尤其在涉及到库尔森( Andy Coulson)时。此人曾是《世界新闻》的主编,担任过英相卡梅伦的公关顾问,而如今的他却成了为窃听丑闻负责的主要嫌疑人之一。卡梅伦不得不承认,在用人问题上犯了错误。
"用今天清晰的目光来回顾过去,在我们今天知情的情况下,我当初不该聘用他,我相信,他自己也不会接受这样的任命。不过,决定不是在回顾中作出的,而是在当前。"
反对派希望借用库尔森事件给卡梅伦施压,工党主席米利班德(Ed Miliband)看到自己的时机已到,说,卡梅伦判断上出现灾难性的失误,而这不可能没有后果。
"有人向他提出警告,但他更愿意置这些警告于不顾。如果他真的认真对待领导英国的事务,那他为什么只半心半意地进行道歉,而不是做出进一步的举动?难道他不该在这里、而且就是现在,为把库尔森引入唐宁街而做一个全面的道歉吗?"
卡梅伦决不道歉
卡梅伦奋起反击。他说,道歉是不可能的。他还说,即便是对库尔森,直到法庭裁决前,也适用"暂定无罪"的原则。如果警方的调查显示,库尔森触犯了法律,那么,做道歉的应该是他。
数小时的辩论中,反对党议员一直在试图披露首相同默多克的媒体集团保持过密的关系。然而,卡梅伦机智善辩,反击成功。他甚至反守为攻,指责米利班德言辞虚伪:
"我们应该清楚,昨天都听到了什么。默多克说,我现在重复他的话:'同我关系最密切的政治家是时任财政部长的布朗。'那么,谁又是当年布朗财长的顾问呢?难道不就是我面前的米利班德您自己么!"
调查委员会是一个石沉大海的地方
卡梅伦宣布,扩大对窃听丑闻的调查,他说,不仅报纸的工作方式要进行审查,广播、电视都将在检查之列。围绕《世界新闻》的丑闻震撼了英国,这样的事情不可继续上演。
这一切从卡梅伦口中说出,听上去激情果断。然而人们应该知道,英国下院的调查委员会常常不过是让不喜欢的议题尽快消失的地方。如果人们今后要问调查窃听丑闻的进展,卡梅伦只要说"调查还在进行"就可以了。2009年,英国议院的第二个委员会开始调查伊拉克战争的真相,但直到今天,未能拿出任何结果。
----------------------------------------------------------
朝鲜日报中文网:默多克携妻轻松返美 卡梅伦成众矢之的
美国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在伦敦出席英国议会就《世界新闻报》窃听电话丑闻召开的听证会后,一脸轻松地离开英国,顺利避开矛头。相反,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却遭受在野党工党的猛烈攻势,成为了众矢之的。
默多克于20日下午携次子和夫人一同出席听证会,他在3小时19分钟的质询中,一问三不知,坚称自己对员工们的窃听丑闻毫不知情,撇清自己的责任。另外,对于辞职传言,默多克表示:“我认为我是处理这件事件的最合适人选。”
喜剧演员出身的20多岁青年投掷盛有剃须膏泡沫的纸盘一度引发骚动,最后听证会乏味地落幕了。坐在默多克身后的邓文迪飞身挡住纸盘,同时击打了袭击者的脸部。她的迅猛反击成为听证会的最大话题,默多克回避责任的问题反倒乏人关注了。默多克夫妇21日满面微笑地乘坐私人飞机回到了美国纽约。
默多克已雇佣著名律师团队,为有可能到来的官司做好了准备。他在美国的诉讼代理人是前美国总检察长迈克尔-穆卡塞,在英国则聘请身价最贵的律师——安东尼-格拉比纳担任了新闻集团内部的经营、规范委员会的委员长。
▲ 美国新闻集团总裁鲁伯特-默多克夫妇20日参加《世界新闻报》电话窃听风波相关的英国议会听证会后,回到美国的家开怀而笑。/照片=路透社、Newsis
而与默多克一家及默多克旗下媒体高管有瓜葛疑惑的英国首相卡梅伦,自去年5月就任后陷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英国工党党首爱德华-塞缪尔-米利班德就因窃听采访丑闻被停刊的《世界新闻报》原主编科尔森被起用为负责宣传的秘书官一事指责说“起用他是毁灭性的错误判断”,把卡梅伦推上了困境。
与此同时,随着风波扩散,窃听电话采访受害者告状达4000多件 ,受牵连的记者多大300人,致使英国警方叫苦不迭。伦敦警察厅21日表示,为应对剧增的调查要求,把相关警力从45名增加到了60名。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窃听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