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奥会”再次凸显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的变化。布鲁塞尔现代中国问题研究所所长Gustaaf Geeraerts(古斯塔夫·格拉茨)在为德国之声撰写的专稿中指出,中国的经济和综合实力提高有目共睹,但问题是能否实现持续发展。
奥巴马和胡锦涛的会面向全世界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这是一次两个主导世界的大国间的平等相遇。在这个意义上,华盛顿的这次峰会与以往的不同。2006年胡锦涛上次访美时,只在白宫出席了工作午餐。这一次,奥巴马则给予了他一位重要国家元首所能得到的最高礼遇:白宫内的私人晚宴、正式国宴、21响礼炮和检阅仪仗队。
诚然,中国已不再是那个昔日的发展中国家。随着中国上升为全球最成功的经济体,北京在国际事务中的分量也在日益增加,并显示出其金融实力。过去30 年里,中国的经济规模扩大了3倍,有人预测,在未来几十年里,这个数字还会翻一番。在刚刚过去的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再次显示出其稳定与活力。政府推出的巨额刺激经济计划对拉动世界经济走出衰退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重要的贸易国家,有望在未来5到7年内取代美国,成为领先的工业产品制造国。
中国不仅在经济方面成长迅速,军事领域的发展步伐也在加紧。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调查,2008年中国的军费支出已跃至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由此,中国越来越被视为唯一一个在经济和军事两方面对美国构成挑战的竞争者,这使得全球力量和影响力的重心发生了根本的转移。认为中国终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实体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并不难理解。
中国在提高自己的整体实力方面的确很成功,但也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在军事方面,尽管中国在加速现代化进程,但仍与美国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战力投放(power projection)能力方面。尽管政府在采取一切措施刺激国内市场消费,但中国的经济增长依然过于依赖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中国的人均GDP产值刚刚超过3000美元,列全球第104位。因此发展仍是首要问题之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显然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的发展水平,大量的农村和偏远地区仍然十分贫困。1.35亿中国人每天的生活支出不到1美元,1000万人的住房还没有通电。
难以预见的是,中国目前的成功道路能否在今后几十年里带来持续的发展。中国国内权威的批评声音也在质疑目前的发展模式能否应对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环境污染、社会福利不足等问题。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收入分配向富有阶层倾斜,贫富差距在扩大。
此外中国经济在结构上过于依赖出口。中国的贸易和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已分别超过60%和30%。北京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让出口依赖型的经济向国内市场主导型转变。但问题是,出口行业涉及成千上百万工人的就业,就是说减少对贸易的依赖和顺差不仅仅是宏观经济的纸上谈兵。
中国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如果不发生根本性的结构调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面临危险。能否成功完成从出口依赖型向内需型经济的转型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中国经济必须走出重工业领域过渡投资和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就业的误区。中小型产业、服务业和私营经济领域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在中国能创造大量高薪就业机会的企业是那些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私营中小型企业。它们也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
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模式被证明适合推动现代化进程,但它是否能成功地让中国完成到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并实现可持续的实力增长,还是个未知数。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中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