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党文化的污染,长期以来,国产片中很难看到具有普世价值的正义的实现、人道主义的终极关怀和理想主义的坚守,在严格的政治审查下,国产片如果不被枪毙,无非就是四种生存现状:主动献媚、极力讨好、跪着挣钱;忍气吞声、艰难挣扎、哭着挣钱;嬉皮笑脸、玩世不恭、骂着挣钱;搔首弄姿、制造激情、睡着挣钱;其反抗的最大程度,也不过是在剧情中隐藏几句对现实的讽喻,发泄几句对现实的不满,仅此而已。从来没有一部影片像《让子弹飞》一样能站得这么直的挣钱,笑得这么开心的挣钱,而且是举着枪直指幕后的邪恶势力,在正义的子弹漫天横飞的理想主义热忱中打的这么痛快淋漓的挣着钱,影片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对苦难现实的人文关怀,对中国人民悲惨命运的终极思考,对正义理念和正义目标的坚持不懈,并在结尾时特别点明主题,道出了中国人民最迫切的需求——“没有你(中共),对我很重要。”这样的影片诞生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用了这样一个战斗标语式的名字,套用剧中的一句话,真可谓是“要惊天、要动地、还要泣鬼神。”
影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的一条就不必细说了,就是一部讲述“土匪”斗恶霸,充满夸张、搞笑和无厘头色彩的娱乐影片,这是表面上的东西,是给电影审查机构看的;而暗线的安排则可谓匠心独具,运用了大量的隐喻和暗示,细致而连贯的勾勒出一幅中国人民反抗中共暴政,要求解体中共,实现真正共和的现实图卷,这才是影片展现的真实故事,是特意留给广大中国人民思考的。因此,这部影片其实是一部呼吁民众觉醒、反共护国的现实主义大片,下面就讲一讲这部影片的暗线故事。
一、开篇马拉列车的隐喻
正如很多细心的网友所言,影片一开始出现的马拉火车(列车)就是象征当今统治中国的意识形态——马列主义,姜文饰演的张麻子开枪打断缰绳,收白马、劫火车、抢县官,在明线上是以土匪的拦路抢劫拉开了故事的序幕,在暗线上则是开门见山的点明了影片真实的主题——驱逐马列,切断栓在中国人民头脑中的那根马列的精神缰索。
二、地点的隐喻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叫鹅城的地方,鹅城在这里指的是现实中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时期。鹅一方面代表当前的中国地图形状像一只鸡,另一方面鹅谐音为俄,也正好暗示着苏俄的传人中共统治着这片土地,而影片中鹅城的实际主宰者恶霸黄四郎之所以姓黄,也正代表着“黄俄”的意思。“黄俄”这个词据说本是沙皇侵略中国的一个计划,意思是要将黄皮肤的中国人所居住的大片北方地区划入俄国的领土,后来这个词就被引申为以俄国为主子或者亲俄仇美的那部份中国人,在网络论坛中,这个词主要是指中共以及思想附属于中共的这帮马列子孙。
在张麻子进城时可以看到,鹅城前面围着一滩水,进城需要淌水而过。纵然南国多水,也不见得每个城门都会建在河的前面,而且剧情中所有的故事都与这滩水没有任何关系,也不是在表现鹅城依山傍水地势险要,影片中汤师爷最后说鹅城凶险,是说面对黄四郎时凶险,并不是指地理位置的凶险,而且这水不是自然取景的,是通过电影特技把画面叠加在鹅城前面的,那么显然它是有象征意义的。再看看张麻子进城时,城门下面那些擂鼓的女人,她们有着夸张的神情、热烈和火辣的动作,与常情不符,那么联系起来看,这一组画面其实是在暗线中表达了“水深火热”的意思,寓示着“鹅城”的中国人民深受“黄俄”压迫,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就为影片的暗线故事交待了社会背景。
三、时间的隐喻
影片将原著中1930年的时代背景故意改编成1920年,自然也是有深意的。1920年是北洋政府和广东护法政府南北对峙的时期,也是北洋军阀混战的时期,这给影片中的主人翁张麻子流落民间、上山落草提供了历史背景。同时从暗线的角度来看,1920年则是中共诞生的年份,中共最早的组织,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实质就是共产党)正是于1920年在苏共的安排下成立的,1921年它召开了它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组织纲领,正式宣告走上历史舞台。影片把故事放在1920年,其实是提示观众,现实苦难的源头正是从这一年开始的。
对于这个时间线索的意义,影片中还特意安排了两个镜头给予补充和强化。一次是葛优饰演的汤师爷在审查鹅城的赋税资料时说了一句:“完了,我们来错地方了,前几任县长已经把鹅城的税收到了90年以后,也就是西历的2010 年。”这句话明着看好像是一句搞笑的台词,是在鞭挞前任官员的贪婪和横征暴敛,而暗线中其实正是对前面所述时间线索的补充,因为影片的上映时间是2010 年末,所以,它实际上是告诉观众,看着1920年的故事,要联想到2010年的现实,2010年在这里代表了当下的现实,也就是说影片的主旨是在借古喻今,让观众不要迷失在剧情之中,要把眼光瞄准现实。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中共造成的社会灾难至今已经从1920年延续了90年了,这是其一。对时间线索的另一次强化发生在鸿门宴上,周润发饰演的黄四郎对着张麻子说:“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明的线索是指剧情中黄四郎认识张麻子,二人在暗中较劲,暗的线索则是告诉观众,1920年的故事恰如此时此刻(2010年)的故事,剧中的历史故事是在隐喻现实社会。
四、人物的隐喻
影片男主演动用了当今华语片的三大影帝,可谓盛况空前,聚集了足够的眼球。在暗线中,三大影帝饰演的角色分别代表了中共、护国勇士、党文化毒害下的普通民众,影片中三个人物的交锋也正反映了现实社会中三种社会力量的相互撞击。
1、黄四郎——代表着中共
既然鹅城代表着当下的中国,黄四郎是鹅城的主宰,那么黄四郎代表谁呢?不言而喻,黄四郎代表了中共。理由之一正如前面所指“黄俄”代表中共的统治,黄四郎是 “黄俄”的传人,理由之二是在影片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也暗示了这一点。在张麻子假扮县长进鹅城时,黄四郎派其麾下的胡万和武举人来捣乱,二人为了表示对张麻子的蔑视和侮辱,在掀开轿子帘布前故意先抓了一下裤档的私处,很多人不明白导演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个猥亵的动作,其实正是为了在暗线中点明黄四郎的身份,就是要告诉观众,请注意这个关键细节,胡万和武举人可都是“档”(党)派来的,他们背后的势力是“档中央”(党中央),那么影片中的黄四郎当然就是现实中的中共的化身。由此,影片的结尾那句点题之作“没有你,对我很重要”才能成为时代的主题“没有共产党,对我们很重要”的鲜明隐喻。
2、张麻子——代表着现实中的护国勇士
张麻子(张牧之)原是蔡锷手下的悍将,出身云南讲武堂(当时的三大军事院校之一),是蔡锷的手枪队队长,相当于是警卫队长,当然也是后来护国军的骨干。 1915年袁世凯称帝,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颠覆了辛亥革命所创立的共和国体,蔡锷在云南首举义旗,组建护国军讨袁。蔡锷治军严明,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其军队不扰民不欺民,买卖公平,深受民众爱戴,在护国军的讨伐中,袁世凯众叛亲离,被全国人民所抛弃,最终不得不退位,取消帝制,恢复了中国民国的国号和共和国体,讨袁护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蔡锷也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护国军神的千古美名。但蔡锷英年早逝,在护国功成不久就因积劳成疾而病死,蔡锷死后受到各界人士及民国政府的隆重追悼,并成为民国享受国葬的第一人,可见蔡锷在历史中的威望和地位。
明白了蔡锷和护国军的历史地位,再回过头来看看这部影片,编导们赋予张麻子这样一个尊贵的身份,如果仅仅作为一部土匪斗恶霸的娱乐片的人物背景来讲,实在是显得有点份量过重,有点大炮打蚊子的感觉,与剧情也没有太多的关键联系,因此这个重量级的身份是另有用意的,其用意正在于暗线中要赋予张麻子护国的重任,以历史中的护国军骨干来暗喻现实中的反共勇士。从张麻子的重量级身份来讲,反过来也证明了黄四郎所代表的必定是窃国级别的重量级恶霸,否则仅仅对一个小小县城的恶霸也就没有必要设计这场重量级的对决了。
关于这层意义的启示,影片中还安排了另一个角色来烘托,就是黄四郎买来的青楼女子花姐,影片中一再把她与小凤仙联系起来,正是用小凤仙与蔡锷的传奇故事来进一步暗示观众,现实中的张麻子们正在做着和蔡锷相同的事情,即反专制复辟、维护中华民国曾经创立的共和国体。
现实中篡夺辛亥革命成果,颠覆中华民国的共和国体,复辟专制制度的正是中共及其建立的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影片中护国军的猛将张麻子智斗(代表中共的)黄四郎,正是表现了现实中的反共勇士解体中共、恢复中华、再造共和的决心和意志。最终戴着九筒面具的张麻子以勇力和奇谋攻进黄四郎的碉楼,将其连根拔掉,也可以解读为反共勇士最终将凭藉着《九评》的力量,带领觉醒的民众解体中共。影片结尾时的那句点题之言——“没有你,对我很重要”,既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也烘托了护国勇士们的高贵品格,不为钱、不为官、不为女人,只为实现一个没有中共的新中国,这样的勇士也正是当今中国的希望所在。
3、假汤师爷(真马邦德)——代表着深受党文化毒害的中国民众
葛优饰演的假汤师爷(真马邦德)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物,他投机取巧、见风使舵、善于钻营,做事没有道德原则,没有正义感,也不会坚守良知,他买官只为了赚钱和风花雪月,这样的人,他可以依附权贵,可以依附恶霸,也可以依附土匪,在不同环境下可以根据不同的形势说不同的话,前言不搭后语,假话空话套话一篇又一篇,没有人知道他说的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
在中共的暴政威胁和谎言毒害下,在长期的政治恐怖的阴影下,人们必须卑躬屈膝、毫无尊严的活着,为了求得生存而不得不学会顺从政治形势,和党中央保持一致,说违心的话,说假话,以“屁股(位置)决定脑袋”,逐渐的就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生活中只求现实利益的满足和感官的享受,而完全放弃了对正义的追求和对基本道德理念和良知的坚守,汤师爷的性格特征正是生活在这种党文化环境下普通人们的基本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真实体现。
而影片最后阶段,汤师爷被炸死时,屁股高高挂在树上,和脑袋即上身完全分家,这又是导演特意的安排,寓意自然是要把党文化毒害下当今中国人民所形成的心理和性格上的劣根性彻底炸掉,使脑袋可以独立自主,自由思考。汤师爷死前说屁股疼(其时屁股已经不在身下了),然后要说两件事,第一件事刚说了个开头,又马上改变主意,说我还是先说第二件事吧,最终第二件也没有说出来他就死了。这组镜头其实是在暗示失去了屁股的汤师爷已经完全不知道该怎样说话了,他方寸大乱,失去了往日说谎时那种张口即来的自然而然的习惯状态,这隐喻了习惯于党文化思维模式的人在正常的环境中反而不知道该怎么思考问题和表达观点了。导演用心良苦的在细节上做这些特殊的安排正为我们道明了党文化对中国人民的毒害以及清除党文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关于汤师爷的死相,在下面的地雷隐喻中还有故事,详见下文。
4、小六子——代表了六四学生
影片中的小六子既是张麻子的义子,也是排行老六的兄弟,可谓身份特殊,在影片中他代表着张麻子眼中国家的未来一代。在张麻子的六个兄弟中,唯有老六最具学生气息,影片也特意安排了一场戏点明这个身份,在鹅城他们父子俩听莫扎特的音乐时,张麻子说出了对六子未来的安排,既不是当官,也不是当土匪,而是当学生,要出国留学。但是,代表着祖国未来的六子却死了,他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被黄四郎设计害死了,“六死”正是“六四”的谐音,这隐喻了89学潮期间,学生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搞动乱而是爱国,在广场绝食抗议,最终在六四那天被中共血腥清场屠杀。影片中六子坟前那个高高竖立起的表示“六”的手指姿势,以及张麻子的弟兄们在坟前发誓要为六子报仇的特写镜头,都在暗示着现实中的护国勇士们不会忘记六四,要向中共讨还血债。
五、其它事物的隐喻
1、铁血十八星旗的隐喻
影片中多次出现“铁血十八星旗”,这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时所用的旗帜,后来被中华民国议会定为中华民国陆军旗,铁血十八星旗中的那十八个黄色小圆点(即十八星)代表了晚清时期十八个汉族省份,它表达了革命者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铁血意志。中华民国统一后,由于东三省的议会代表提出十八星没有包含东三省,因此在后来的一次议会表决中,将十八星旗修改为十九星旗,最中间又增加了一个星,所以在影片的时间背景1920年时,铁血十八星旗在正式场合下已经不再使用了。而且张麻子作为县长是个文官,在县衙应该悬挂当时中华民国的国旗五色旗,但是影片中的鹅城,没有一面五色旗,悬挂的都是铁血十八星旗,在鹅城的中央一个类似主席台的后面,悬挂着许多铁血十八星旗,导演们是把它做为一个重要的背景放在那里的,这又暗示了什么意义呢?
这里面有两层意义。一是共和革命的意义,即铁血十八星旗首先是辛亥革命的起义旗,在这里宣示着现实中护国勇士们继承辛亥革命的未尽事业,反共护国,为中华再造共和的铁血意志。第二层意义是驱逐鞑虏的意思,用十八星代表汉族,代表了中华,今天的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共是西来邪教,是马列子孙,非中华儿女,因此中共就是现实中的鞑虏。影片中使用了包含着当年革命者驱逐鞑虏的革命目标的这面旗帜,在现实中自然是暗喻“驱逐马列、恢复中华”的时代主题。
2、地雷的隐喻
影片中黄四郎手托一个精致的地雷,说在南国这样的珍藏版地雷只有两颗,一颗在辛亥革命时炸了,是辛亥革命的第一响,所以他希望手中的这颗地雷也一定要炸得惊天地、泣鬼神(像辛亥革命那样)。如果不看暗线,以一部娱乐片的标准来看,一颗地雷就是一件普通的暗杀武器,没有哪部影片会在这件武器的历史关联方面去下功夫,去赋予一件普通的武器什么特殊的意义,但是这部影片却给黄四郎手中的这颗地雷赋予了太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样的地雷只有两颗,这已经在向观众表明,要注意看哪,这可不是普通的地雷。而接下来黄四郎讲述了第一颗的炸响就启动了辛亥革命(创建了中华民族的第一个共和国),的确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声惊雷,那么这第二颗要炸什么目标呢?观众的胃口在这里已经被吊了起来,怎么样才能达到黄四郎所说的“要惊天、动地、还要泣鬼神”的目的呢?按照影片中的明线线索来看,第一颗地雷爆炸启动了辛亥革命,而第二颗无论去炸一个土匪张麻子,还是冒牌的县长马邦德,都无法达到和第一颗地雷相提并论的惊天动地泣鬼神的程度,那么黄四郎的台词不就成了故弄玄虚了吗?
还是回到暗线中去看这段情节,故事才能连贯起来。其实。影片中的两颗地雷隐喻着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两次共和革命的惊雷之声。
黄四郎收藏着辛亥革命起义时仅有的两颗地雷,说明黄四郎曾经是革命党人,参加过辛亥革命,但是后来他却买卖壮丁、贩运烟土,扮土匪暗杀县官、假剿匪搜刮百姓,依靠着做坏事所积聚的邪恶势力,在鹅城建立了自己独霸一方的专制统治,最终背叛了辛亥革命。这也暗喻了中共的发家史,中共曾经参加过国民党领导的国民革命,但是后来背叛革命,在抗日战争期间,利用种鸦片、假抗日、真扩张建立了自己控制的所谓“解放区”,在中国复辟了已经被辛亥革命所推翻的专制统治。那么,前面也已经挑明,黄四郎就是中共,在这里也代表着反革命势力,而张麻子代表着革命者和护国勇士,黄四郎拿着第二颗地雷要去炸张麻子,就象征着反革命势力对革命者的反扑,专制复辟对共和革命的反扑,表现了中华百年来追求共和的进步势力和意图复辟专制的顽固势力的终极较量。
最终第二颗地雷爆炸了,没有炸死张麻子,而是把汤师爷的屁股和脑袋炸分家了,这寓示着第二次共和革命是心灵觉醒的精神运动,革命的对象主要是党文化。这暗示了对当今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精神的觉醒,即人民要从党文化的精神桎梏中解脱出来,彻底摆脱中共的精神控制,才能实现解体中共,恢复中华的目标,因此,这第二声惊雷最终要炸的是党文化,唯有这样的雷声才可算是“惊天、动地、泣鬼神。” 而在实现中能给国人的心灵带来如此震撼力量的就是奇书《九评共产党》,它的出现就是中国近现代史中的第二声惊雷,正好可以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那第一声惊雷相提并论。
3、麻将面具的隐喻
影片中,土匪身份的张麻子们头戴印着麻将筒子的面具,因此被称为“麻匪”。看了电影后大多数观众也都能明白,“麻匪”不是真匪,而是绿林好汉,真正的土匪是黄四郎。鸿门宴回来的路上,汤师爷拉着酒醉的张麻子,自言自语的说:“你到底是不是张麻子,要说你是吧,办断刘都统大腿挣了那么多钱,何苦进城当县长呢?”从这个情景来看,张麻子劫了黄四郎的烟土,并不是拿去贩卖赚钱,一定是销毁了,这也说明了张麻子不是真正的土匪,这个结果与其护国军出身的高贵身份相符合。
那么,张麻子头戴的麻将面具又隐喻着什么呢?它其实代表了中华文化,麻将是中国的国粹(当然后来对此也有不少的误解和不同的看法),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因此编剧们在这里以它来象征中华文化,寓示着“张麻子们的面目”是真正的中华儿女,因此,麻将面具的出现,是在暗线中给张麻子们一个正统的中华儿女的文化身份。而黄四郎也戴着麻将面具假扮“麻匪”抢劫,对张麻子们的义举实施破坏,并且发展到真假“麻匪”火拼的地步,黄四郎们的假“麻匪”身份,恰好隐喻了中共不是中华儿女,它戴着中华文化的面具,打着复兴中华的旗号,其实只是为了统治中华儿女,抢劫中华儿女的财富,是一个祸国殃民的真匪帮。真假“麻匪”的斗智斗勇,暗示着继承了中华文化的真正中华儿女、护国勇士们与披着中华文化的外衣却奉行马列主义的马列子孙们的终极对决。张麻子头上戴的九筒,在这里像征《九评》,暗示着《九评》为中华护国勇士们指明了护国的方向,促成了中华儿女的觉醒。最终在的护国勇士的带领下,在中华儿女觉醒的浪潮下,真“麻匪”消灭了假“麻匪”,中华儿女解体中共,驱逐马列,恢复了中华。
六、替身是谁
影片中黄四郎有一个替身,在暗线中是不是也有所指呢?答案是肯定的。在现实中,如果说中共也有一个替身的话,那么它是谁呢?这里我们所说的中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那么它的替身也应是一个组织或者机构,在现实中,谁经常代表中共出现在公众场合,为中共粉饰太平,替中共掩盖罪行呢?其实就是中宣部及其控制的所有宣传机构,中共和民众打交道大部份是靠其喉舌来完成的,这个替身每天都出现在公众面前,向公众传达中共的指示、政策,替中共对民众进行暴力恐吓和谎言洗脑,为中共钳制舆论,控制局面,给公众制造各类假象。
在影片中,张麻子并没有和黄四郎展开类似于剿假“麻匪”时的那种激战,而只是动员群众、枪击铁门、杀掉黄四郎的替身,就使百姓消除了对黄四郎的恐惧,最终拿起武器冲向黄四郎的城楼,把黄四郎连根铲除掉。这段剧情以观赏的角度来看,极富想像力和感染力,的确让人荡气回肠,同时它也给我们现实的启迪。在现实中要解体中共,也勿需和中南海的头头们真刀实枪的激战,只需要消灭中共的宣传机构所制造的各种假象,清除它的各类谎言,让真相广传天下,使民众了解社会历史真相,那么觉醒的民众自然而然就会冲垮中南海那层早已强疮百孔的铁幕。
前面所讲第二次共和革命的对象是党文化,革命过程体现为解体党文化的精神觉醒运动,那么,在中国社会制造党文化的不就是这个替身吗?杀掉替身,就是消灭制造党文化的根源,清除它所造成的精神污染,使民众的思维恢复正常,在一个正常的文化环境中,中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了,自然而然的就会被解体。替身的出现,在暗线中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解体党文化。
现在大家明白了替身是谁,那么解体中共的思路也就很明显了,消灭替身就是以翻墙对抗它的封锁,以讲真相、传真相来对付它的谎言和欺骗,国内媒体要不畏打压,要争取站着说话,网民要利用各种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广传真相,互相支持,对中共的喉舌形成围剿,最后砍掉它的脑袋。那么中华民族就会以和平的、没有动荡的方式迎来一个没有共产党的新时代。
综上观之,影片中的暗线情节的安排真是细致入微,让人叹为观止。在近年来的华语电影中,通篇充满隐喻和暗示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曾经只有周星驰的《功夫》。《让子弹飞》将隐喻现实的暗线故事情节巧妙而细致的安排在一个虚构的历史故事中,演的有板有眼,活灵活现,不但让人感觉这样的故事真的就在1920年发生过,满足了娱乐故事的叙事要求,展示了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和观赏性,又用隐藏的主题表达了对现实的关注,借古喻今,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深刻思考。所以,在艺术手法上它比《功夫》更胜一筹。而且由于是大陆影片,在面对国内文化独裁专制的险恶环境,在表达方式上做到了进退有度,可攻可守,既避开了审查机构的剪刀,又说了真话,实现了站着挣钱的目的,体现了近年来少有的一股来自电影艺术领域的阳刚之气。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如果以上文中所说的这些巧妙的暗线和隐喻只是一种巧合,而不是编剧们的刻意安排,那就只能说,这部影片的出现是一种天意,是天象的变化在人间出现的对应现象。那么这种情况更能启示我们,天意是不可抗拒的,在当今这个特殊的时代,人所做的一切,背后都有天意的因素,而影片的故事情节和结果也正是展现了“驱逐马列,恢复中华”、“没有共产党,才有新中国”的冥冥天意,这正是我们通过分析这部影片的暗线故事而应该得到的重要启示。在2011年,笔者衷心祝愿正义的子弹和觉醒的民众能冲垮中南海那层最后的铁幕。
- 关键字搜索:
- 《让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