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在时事评论当中预言成真都令人郁闷,因为时事评论是个评坏不评好的活计,一旦其中的预言成真,就证明坏事儿不但没有断根,而且以另外一种方式潜伏了下来,总有一天还会成为隐患。毒奶粉如此,驻京办的预言也是如此。
根据《南方日报》报道,原本应该在今年7月20日就清撤完毕的地市级以下级别的驻京办,以各种各样的名义很多还活跃在京城,只是从挂牌变成了潜伏,甚至有些原本就没有得到过资格的,现在更是成为了地下的地下,以长期出差的名义继续其驻京的工作。当时那个命令出现的时候就有包括我在内的众多人写评论认为,驻京办是无法消失的,只能用各种其他名义活下来,继续执行其工作。而该报道证明了我等这些人的“先见之明”。
其实那里有什么真正的先见之明嘛,不过是最起码的常识而已。驻京办在京城的作用有三个。首先是联络各种关心,毕竟京城的资源丰富,多认识一些人物,有些事情就会好办一些;其次是作为接待来京的当地官员或者家眷、朋友之用。这其实也是前一种作用的延伸,这些官员上京固然有时候是为了游览,很多时候还是来跑关系、拉项目、消灾祸的,没有了驻京办,那不是拎着猪头找不到庙门么?而第三条大概是近些年更为重要的作用:维稳。驻京办虽然不是勤王机构,但阻截上访的工作很多都是他们完成的。甚至曾经有过报道,某些驻京办成为了关押上访者的“黑监狱”。
您说,这么多重要的职责,驻京办能够不“潜伏”下来么?至于到底是个什么名义,相信在这方面注重实效的地方政府是不会介意的,哪怕是上面过来调查,相信也会体恤这些地方的下情嘛。这个下情还是那种非体恤不可的,不然的话,地方政府问上峰一声“维稳的责任谁来承担?”估计谁都会头疼。
所以说从这个意义上讲,“驻京办”才是真正的钉子户,想要彻底清除几乎从理论上就是不可能的。哪怕是没有了维稳的重任,由于分税制的缘故,地方政府的财权减少而事权增加,也是要上来跑各个部位要钱要项目,穷一点的会来多要一些中央的财政支持。而整体的权力框架又使得很多官员必须要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上峰的脸色,是不是能够多少有些通天的手段,当然也是驻京办留存的原因之一。逢年过节驻京办成车的送礼,就是这两个原因。
驻京办的生长土壤当中,并没有能够约束他们的机制,靠着外部的行政命令要是有效的话,中国的事情还真是好办了。而如果真的想去掉驻京办,只要各地严查编制与财政支出即可,但真的会有人在这个大环境下查这个么?我看是不会的。而且各地都会算一笔账:这方面固然有支出,但只要跑成一件事就值得了,这是算经济账;要是能铲平一件事,同样也是值得的,这是算政治账。两笔账怎么算怎么合算,要是我为领导,也断不能断了这条血脉。
好吧,事情说到这里,相信读者诸君也都明白了驻京办是钉子户的道理,但相信诸位与我一样,都对此没有好的主意,因为这不是驻京办的问题,而是一个大环境的问题。说来也好玩儿,说到最后总是会说到这里,而因此也总是无法可想。怪哉。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驻京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