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林旒生专栏】《玉叶之书》对中国书画的一个顿悟

 2010-05-24 21:53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昨天翻到倪瓒的画册与倪元璐的书法,忽然之间有了一个顿悟,原来中国书画里所谓的蕴藉,其实就是作者尽量去表现神意却又尽量的去掩藏神意的问题,所以与西方的绘画有这样的不同,而在日本与高丽,则直白一些,内容未免有所夸诞,画境更为淋漓、透露。

顾恺之的画以至于唐宋元诸画,我们如果细研起来,我们会发现它们的笔力甚强,有如刀风,但却不生硬,而明季以降笔力就明显不行了,推之于当时文章的特点也是如此。

赋体在汉与六朝盛行,受此之印可对书画影响甚大,读当时的文章与观时人的书画感觉是处在一个境界,譬如对于我读陆机的《文赋》跟看二王的书法真迹,俨然是左紫房右椒宫,似乎是由同一个人修建的。

梁实秋说王逸少之书不可学,因为变化太甚,神意太纵,逸少笔锋迅急又往内拙,后人学他学的神似的当为米元章,米元章写的《兰亭序》,极具笔力,笔势起伏,不输前贤,他的《元日帖》比起梁武帝的《异趣帖》同属诸天飞花之妙,蕴藉之至,作为近代人的梁实秋当然学不过来,这是大家所在时代彼此立境的不同,而这个不同却是根本性的不同。

http://bbs.secretchina.com/viewtopic.php?f=31&t=6868

来源:williamhill官网 论坛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