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相当多高校将食堂经营权转包给物业公司或个体经营者。
长沙一处炼油窝点从农贸市场收购废弃的猪肺、猪皮、猪肠及猪的下脚料等,经过火炼过滤成“猪油”,然后再销售到市场上。据悉,黑心油大部分流向高校的食堂和学校工地食堂。除了这些流向,其余的黑心猪油分别销往工地、餐饮店及粮油店。(4月28日《潇湘晨报》)
现如今,餐桌上那点事已经让公众提心吊胆。总是小心翼翼,却依旧不能确保不中招。就算不喝“三鹿”,可三聚氰胺从未走远;就算逃过“毒豇豆”,可还是躲不过高残留的农药;就算无缘“地沟油”,可你有信心不遇上“黑心油”吗?
好吧,就算你天天自己做饭,故而可以喝着“放心油”,可你能保证自己的孩子也有这份幸运吗?事实是,“黑心油”不仅来了,且如此无孔不入,高校食堂成了重灾区。所以,事关食品安全,谁都不能超然于外。这不是一个“赌人品”的游戏,也不是听天由命的“概率事件”,而是威胁每个人健康的现实隐患。
吊诡的是,在长沙,高校食堂居然成了黑心油的主要市场。诚然,此等“猪油”卖哪都非善事,所谓食堂成为重灾区更是令人痛心。基于市场化分工,“食堂”并非纯粹意义上的“餐馆”。理论上的高校食堂,首先是为师生服务的后勤机构,其次才是从事交易的餐饮业主。如此,方才是合适的角色定位。
传统意义上,高校食堂并不承担牟利创收的义务,而只是立足于满足师生的基本生活需要。很难想象,如此这般,食堂会有使用黑心油的逐利冲动。
但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改革,食堂的运作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相当多高校,将食堂经营权转包给物业公司或个体经营者。由此食堂的公共属性被削弱,而市场属性得以强化。此举在提高效率、增加收益之余,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市场化的“食堂”注定追逐利润,但学生群体的消费能力普遍不足。除此校方多会对价格作出限制,故而经营者提价空间有限。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压低成本。基于此,所谓黑心油便有了可乘之机。一方守着食堂,却苦于赚不了钱;一方拿着黑心油低价兜售。好吧,为什么不成交呢?实在是个互惠互利的买卖!
不必诧异校园师生会吃到黑心油,这实在是必然的“经营选择”。首先,市场化“食堂”没有一般餐馆的牟利空间,却有着同样的盈利压力——成本总要收回的嘛。再者,对于此类食堂的监管长期缺位,校外监管者总是下意识忽视,而校方的监管不仅乏力且流于形式。既然要赚钱,并且没人管,有什么理由不用黑心油呢?非但如此,与黑心油相伴而生的是各种单调的菜色、枯黄的菜叶、如水的清汤……
黑心油固然可恶,可谓顽疾与梦魇。但若要高校食堂杜绝此物,绝非铲除几个黑作坊就可了事——操此业者着实甚众。既然不能决定外界,就只能自我求变。可行的出路并不难觅:一方面,之于食堂转包,校方要合理定价,给承包者留出适当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完善监管的同时,赋予师生否决权,当公意能决定食堂经营者的去留,黑心油之类想必不会再来了吧!
- 关键字搜索:
- 大家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