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总理撰文赞美前共产党总书记胡耀邦
原文配图
4月15日,一向晦涩而被忽视的对中国政治现象的解读突又流行起来。这一天,共产党党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头条发表了温家宝总理的文章,高度赞扬犯有政治错误的前共产党领导人胡耀邦。21年前胡的逝世引发了天安门抗议活动,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自由篇章。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逝世。成千上万学生走上街头悼念,他们高举胡耀邦像。两年前,胡耀邦因对异议过于温和被迫辞去党的总书记一职,但去世前仍是政治局成员,因此,共产党不得不精心为他举办葬礼。这为学生提供了掩护,很快学生们就把焦点转向要求民主改革。
血腥镇压学运之后,中国官员就很少提及胡耀邦和与之关联的“自由化”。近年,随着共产党镇压人权活动人士,加紧钳制互联网,担忧西藏和新疆动乱,对此更是讳莫如深。中共领导人将于2012-2013年换届,温家宝届时将会退休。中国已成全球经济巨人,他及他的同事终于想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会有这种可能吗?
有时,讨论国家发展方向时胡耀邦的良好声誉有时会被引用。当人们普遍认为胡耀邦被其继任者忽视了,然而在2005年11月,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座谈会,纪念胡耀邦诞辰90周年。这被广泛地诠释为,胡锦涛主席通过允许公开纪念这位与自己同姓的仍受欢迎的领导人来努力提升自己的公众声望。后来任国家副主席的曾庆红发表讲话,充分赞扬胡耀邦是共产党革命奠基人之一,同时策略地避免提及他被逼退位之事。
但总的说来, 中共领导人对胡耀邦的逝世是忽视的。去年正值“六四”运动二十周年,当局对任何可能唤起那段历史回忆的东西尤其敏感。虽然,观察者认为,“六四”不过仅有象征意义,但当局仍不能放松警惕。去年12月,著名异议人士刘晓波因"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入狱11年。
在这种背景下,温家宝发表3,000多字的回忆文章更引人关注。与2005年曾庆红的官方语气不同,温家宝此文是1989年以来,首次有国家领导人愿意写出与前任党的领导人的关系。文章回忆1986年他与胡耀邦一同去南方贫穷省份贵州农村考察,温家宝写道,“每念及此,眼前便不断浮现出耀邦同志诚挚坦荡、平易近人的音容笑貌,胸中那积蓄多年的怀念之情如潮水般起伏涌动,久久难以平复。”
这篇回忆被其它一些官方媒体转载,这次显然比2005年时宽松,当时某自由杂志发表了关于纪念活动的文章,中宣部十分恼火。
数千中国网民也在互联网论坛发出赞扬之声。
但是以为胡耀邦的部分平反将导致对“六四风波”的重新认定的希望无疑会破灭。近年来,鲜有文章论及胡耀邦的政治观点,而只讨论其温和的性格。
对于温家宝而言,这也是一个安全的话题,他赞扬胡耀邦进而阐明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品德。通过一些轶事,温家宝享有着平易近人的形象带来的爱戴——4月14日他亲赴地震震中青藏高原青海省,此次地震导致2,000多人遇难。
如果有的话,那这篇文章释放出的是什么政治信息?很少有人相信温家宝发表此文时没有征询过周边同志的意见;但有一派思潮认为,温家宝觉得政治生涯即将结束(如果不是更早的话,2013年他也将和胡锦涛主席一起退休),正努力释放出政治改革的信号,近年来政治改革一直停滞不前。胡锦涛主席虽未提到过胡耀邦,然而他和温家宝早年曾得到这位已故领导人的提携。文章中, 温家宝透露胡耀邦去世后他每年到他家中看望,或可看出仍对其忠心耿耿。
已故领导人赵紫阳(与胡持相同的自由化的政治见解)的高级助手鲍彤认为,通过重新接纳胡耀邦,共产党释放出极其微妙的信息。他指出,官员偏向于认为是赵紫阳帮助推翻了胡耀邦(鲍先生认为这并非事实)。这还远非改革信号,支持胡意味着批判赵,关于赵紫阳的回忆仍然是个禁区。“六四”之后,赵紫阳被完全罢黜,五年前在软禁中去世。
温家宝的文章虽然并没有明显触及中国政治体制的重大问题,它描述了胡耀邦如何安排温家宝借夜色悄悄离开招待所,拜访农户,了解农民真实想法。胡耀邦说,"记住,不要和地方政府打招呼。" 25年后,中国领导人几乎和以前一样,容易受到下属蒙蔽。
(译者)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胡耀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