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老祖宗

 2010-03-28 01:18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在浩瀚的中华古籍海洋里,分布着无数个科技文化绿洲,最引人注目的首推《管子》;西方哲人李约瑟,就是读着《管子》步入中华科技文化殿堂、进而首创《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无疑,《管子》堪称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之宗。

鲜明的求实精神
    
实事求是,为汉语语境中最经典的科学话语:“求是”是人类智性的终极目标,而求是的必要前提是“求实”;《管子》显示着鲜明的求实精神。其脍炙人口的第一警 句:“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即精神文明是建筑在物质文明基础之上的,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这是天下大治的第一要件,在此,《管子》的精辟概括,是诸子百家所望尘莫及的。春秋诸侯蜂起,群雄逐鹿;管子为何能辅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首先,在于其始终高扬着求实图强的精神旗帜。管子所强调的治国方略:“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怎样才能富民呢?国家须运用经济杠杆,提高粟价,刺激农业生产,粟多则民富国强。《管子》云:“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兵强”。其次,《管子》的求实精神,还体现在“言实”关系上,强调臣对君不得“言过其实”,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反映民情;明君主要以法按其言而求其实,“言而无实者诛”——言过其实即为杀头之罪。反之,明君对百姓的“圣心”,也应该是“实也、诚也、厚也”;且明君“公信力”也是建立在“求实”基础之上的;好虚名则无其实,“无实则无势”,即无实,失去百姓信任,就失去了君王的威势。再次, 《管子》还注重一般“名实”关系,强调名实相生,按实定名,名副其实;“名实当则治,不当则乱”。在诸子百家中,《管子》求实、务实精神是十分突出的,所以其不仅敢大胆言利,且还积极利用市场经济的杠杆来刺激生产;那些重粟、煮盐等富民强国的求实之举,使齐国具备了坚实的经济基础,雄踞五霸之首也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管子》——先秦首部“实学著作”。
    
丰富的科技知识
    
李约瑟为何能捧着《管子》而步入中国古代科技殿堂?因《管子》中蕴含着丰厚的中国古代科技知识矿藏,此为其求实精神外在的知识形态化。首先,令今人赞叹不已是《地数》篇中记载的矿藏知识:“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此山之见荣者也”。“山之见荣者”,就是不同矿藏在地表显示出不同矿苗,是矿苗与矿物、表里共生现象的最早记载,也是关于“磁石”最早记载之一。其次,在农业生产方面,已有了五谷、桑麻、六畜的有序记载;“四种而五获”(四年五熟)的复播记载;农业生产五害(水、旱、风雾雹霜、厉、虫)的明确记载;尤其对农业生产工具的详细记载(耜、铫、镰、耨、椎、 铚),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工具已相当完备。再次,《地员》中还载有极为宝贵的植物生态学知识:“凡草土之道,各有谷造。或高或下,各有草物。”由于山地高度不同,温度各异,水分分布各异,而造成了植物垂直分布现象,由低到高依次为十二类:叶、郁、苋、蒲、苇、雚、蒌、荓、萧、薜、萑、茅;对植物生长与地理环境的对应关系作了深入观察与较为科学的说明,与当代植物学相吻合。最后,对生命起源的认知,《水地》认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水为生命之起源,且认为“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人是父母精气合成的,而精气的物质存在也是液态,生命初始态似水流而成型。另外,在《地数》中 记载:人的饮食是“无盐则肿”,这是关于“缺碘人体会浮肿”的最早病理学记载。以上载于《管子》中的科技知识,在世界科技史上均占有独特的首创地位,《管子》——先秦唯一的“科技全书”。

清晰的数字化思维
    
科学的核心就是实验与数据;《管子》中的数字化思维尤为突出,其治国安邦的大政方略,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清晰数字化思维基础上的:用数据筹划,用数据分析,用数据说事。数学起源于应用,《管子》 可谓古代“应用数学”之祖,数字化的表达比比皆是。正如《七法》篇所云:“不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经于水险也……举事必成,不知计数不可”,即要成就大事业,不懂得数字计算是不行的。如《揆度》说明天下地势是“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天下水占到十分之七,陆地占到十分之三。《地数》又云:“地之东西28000里,南北26000里;其出水者8000里,受水者8000里;出铜之山467山,出铁之山3609山”。固然这些数字化表达还不甚准确,但在当时能有如此清晰的数字化思路的确难能可贵。又如其对“国有余藏,民有余食”的数字化论证:农民年耕30亩土地,就可解决吃饭问题,按丰歉年景平均计算:一亩地一年收获一石,则此人就有30石的粮食,瓜果蔬菜收获相当10石,糠秕六畜相当10石,此人一年就有相当50石的粮食收获,粮食就有了相当的积蓄,社会稳定就有了坚实基础。又如其对农业生产季节的把握: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春之计在于雨水后25日;冬至后60日为惊蛰,75日为雨水,而最佳的 春播时间,不能超过冬至后的100天,只能在雨水后的25日适时进行;故君王在这25日内绝不能扰农。另外,《管子》中除有大量整数计算外,还有不少分数、倍数、比例的表述,还有大量度量器、度量单位的表述;更可贵的是,《管子》是先秦典籍中引用乘法口诀最多的,共8条之多;故《轻重戊》云:“伏羲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提出九九乘法口诀是伏羲创制的,虽不能算科学的结论,但“九九之数”的概念,为《管子》首创。《管子》——先秦最重要的数学文献之 一。
    
明确的分类说明
    
分类说明,是科学传播有效方法之一,它可较准确,条理地传播型态化的科学认知,给读者以清晰、深刻的接受印象。《管子》中此类说明文字颇多,准确地抓住事物“同中之异”的表征,根据一定标准,对事物作出原创性科学认知与分类说明。如《度地》篇根据水的源流、归宿不同,在人类认知史上,第一次把水分为:经水、枝水、谷水、川水、渊水五类。即出于山而流于海者叫经水,从它水 分流入于大水者叫枝水,从山沟里流出来的水叫谷水,从山沟里流出又汇集在一起的水叫川水,从地下涌出而汇聚一起的水叫渊水。以上对不同水流的划分,虽然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分类,但在先秦典籍中实属首创;其对水流特征宏观上的把握,标志着人类对水的科学认知迈出了理性的一步。又如《地员》篇对土壤的认知,将土壤划分为上、中、下,然后根据其地势、肥力、土性、地下水位的不同,分别说明上土有粟土、沃土、位土等;中土有壤土、垆土、壏土、沙土等;下土有 犹土、殖土、凫土等。不同的土壤可生长不同的树木花草,可种植不同的庄稼与经济作物,因地制宜,才能地尽其用。再如,依据山地高度不同、地下水位深浅,将泉分为悬泉、復吕、泉英、山之材、山之侧。凿地2尺可至于泉水的叫悬泉,其上可长樠树;凿地3尺可至于泉水的叫復吕,其上可长柳树;凿地5尺可至于泉水的 叫泉英,其上可长杨树;凿地14尺可至于泉水的叫山之材,其上可长格树;凿地21尺可至于泉水的叫山之侧,其上可长榆树。2600年前,作者在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已经具有了如此清晰的分类思维趋向,这在人类科学认知史上也是值得大书一笔的。《管子》——先秦类化认知的标本。
    
纵观先秦典籍,《管子》是蕴含科学思想与科技知识最丰富、求实精神最突出、数字化思维最鲜明、分类说明最清晰的一部,集中体现着管子2600年前行之有效的治国理念,被称为“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之宗”当之无愧。

来源:科学时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