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刘氏家族盛况空前的“清明会”在大邑安仁刘氏公馆前举行。“四川第一家族”大聚会本来预计650人,最后来了上千人,有200刘姓人因为找不到位子,只好离去。
刘氏后人分别来自北 京、成都、雅安、安仁本地,相隔7代,最老的95岁,最小的不到1岁,刘文辉六兄弟中有五人的后代赴宴。发起刘氏家族首次团聚的刘文彩之孙刘小飞已两天没 合眼,但看着多年天各一方的族人终于团聚,他十分欣慰:原本认为刘氏家族只有十五代,结果已有十七代。
昨日一早,安仁古镇的刘氏庄园旁有一条宽敞的街道异常热闹。一张写有“2010年刘觉宗清明会”字样的红色条幅横挂在街头,街道一侧搭建的棚子延伸了100余米,棚下紧凑地安放着75张圆桌。
早上9时,这里已聚集了近500人。三五成群拉着家常,握手、拥抱,大家见面异常亲热。刘小飞说,除了刘姓人,还来了一些家族朋友,有薛大管家之孙薛本坤,刘文彩亲随杨茂全的儿子杨自强。
雅安名山三扇礳的刘氏族人包了10辆车来到安仁,89岁的刘永强是名山刘家声望最高的老人,为了早点见到安仁的族人,他让大家早上5点就出发,他们还特意带上茶叶作为礼物。
这时,刘小飞才知道,刘氏后人不止十五代,已有十七代了。聚会的族人中,辈分最高为“文”字辈,最小的为“玉”字辈,两者相隔了7代。年龄最大为刘福田,95岁;最小是刘语彤,不到1岁。
上午10时许,在刘小飞的带领下,刘家近300名族人前往安仁镇上的刘氏墓园祭祖。随后,众人在刘小飞带领下去参观刘氏宅院,不少族人是第一次来,他们啧啧感叹:“旧时大院太漂亮了!”
下午1时,75桌坝坝宴开席了。每桌都摆有18种菜品,有肘子、鱼、酥肉汤……这次坝坝宴专门在镇上请了4个厨师和7个帮手来做菜。
从两周前,刘广霖就开始挨家挨户统计赴宴人数、发放餐券,参加坝坝宴的族人需要凭券入场。“第一批餐券只印发了650张,结果不到两天就发光了。前前后后又增印了200多张,但还是不够。”昨日中午,200多名晚来的刘姓人赶到现场后,因没位置,只好怏怏离去。
昨日的“清明会”,随着几位老人陆续出现,引起聚会的高潮——刘文辉六兄弟中,就有五人后代来到“清明会”,这给安仁的刘氏后人带来极大的惊喜。
“好激动哦,以前从来没有见过你们。”一名七旬老人紧紧握住刘文辉长孙刘世昭的手,刘世昭被人群簇拥着,他拿出名片,瞬间被一抢而空。没抢到的人还嚷嚷:“拿给我去复印下哈。”刘世昭既激动又感慨。
刘文辉之孙刘世昭虽然60多岁了,但身材挺拔、脸色红润,有着北方男儿的爽朗,开口却是地道四川话。
刘世昭说,刘文辉共有3子2女,大女儿刘元恺已去世;老二刘元真失去了联系;老三就是他的父亲刘元彦,已82岁了,原在人民出版社,退休前是新 华文摘主编;老四刘元琦,去世前在重庆市参事室;老五刘元悌(女),现居吉林,退休前是吉林工业大学副教授。众子女中,刘元彦最好学,解放后到北京上学, 就读过俄语专科学校。“我幼时住在新南门,就读于龙江路小学,1959年才跟爷爷去北京。”刘世昭说,作为长孙,除了下乡那段时间,其余时间一直陪伴爷爷,陪他走过了晚年最后时光。“爷爷晚年坐轮椅,周恩来去世遗体告别会,是我推轮椅陪他去的。”
为了照顾爷爷,刘世昭就睡在爷爷旁边,夜里帮他翻身或上厕所。刘世昭印象中,爷爷身体不错,意志力坚强。1973年,78岁的爷爷高烧不退,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家人都以为没救了,结果老人家又挺过来了。
随后,刘文辉腿部开始僵化,膝盖不能弯曲。从那以后,他只能在家人搀扶下在院中行走,每天行走3000步。晚年的刘文辉生活简单且喜静,唯一爱好就是看新闻,每天翻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一看就是大半天;看电视只看新闻联播。
1976年6月24日,刘文辉在北京去世,享年82岁,几个夫人中,一直跟随他的杨蕴光在1982年去世。
刘氏家族的刘宗贤,是清朝年间安仁镇当地的一位名士。他曾撰写一部族谱,后被子孙逐代增添、丰富,成为现在人们追溯刘氏家族历史的重要依据。
清明会上,很多族人都问起那本族谱,它既神圣又神秘,大多数人都只是听说过它,“我都只见过一次,因为它太老了,部分纸张都风化了。”刘小飞说,这本祖传家谱就在安仁镇,之前被一位刘氏长辈保存,后来转移到了民安一队居民刘文彬家中。
昨日下午,经过刘小飞的介绍后,谨慎的刘文彬终于同意展示一下家谱。刘文彬的家就在老公馆墙外的竹林里,他小心翼翼地从家里捧出族谱,长条形、 有字典厚,封面为墨蓝色绢,局部已破损,内部纸张泛黄,一些页面残破。在刘文彬翻动中,可见其间公整的小楷毛笔字,记者看到“刘氏高祖……”几字。
刘文彬还拿出另外一件古物给刘世昭看,刘世昭顿时惊叹:那是他父母结婚时的请柬。“太惊喜了,我要拍下来,带回去给爸妈看,他们肯定很意外。” 这张经历年月风霜的红纸,红色依然艳丽,竖排黑字清晰可见:谨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为长男(元彦)、女(问蕖)举行结婚典礼,礼堂在新玉沙街三十二号,时 间为午正十二点。请柬发出人:刘文辉及妻胡炯偕室何孟华、杨蕴光、李勋乾。
“名山和安仁的刘姓族人已75年没有见面了!自刘应良迁往安仁后,两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是200多年来的第一次。”89岁的刘永强说。
不过,安仁的刘姓人却认为这次聚会还不够完美。“初次举办没有经验,特别是没有预料到大家如此热情,结果200多人没有位置坐。”就在众人依依惜别前,两地的刘姓族人已经开始酝酿一个新计划:明年还举办清明会,地点选在名山。
在清明会现场,安仁镇刘姓人设立了一个捐款点,筹备明年聚会的款项,昨天已收到捐款6000元。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刘文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