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样,中国人民的天性中有爱美,爱花,以花为美,并常常愿意与花媲美的传统。因此视花为美的化身,美好幸福的象征。 所以历代文人经常在赏花后吟诗、填词、作画及写歌、作曲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中国人看来,花是有灵之物。人们赏花,除了赏识她那静态的外部形态美之外,还善于品味她那动态的生命变化之趣。另外,中国人还认为花是有情之物,不仅娱人感官,更撩人情思,能寄以心曲。中国人对花的这种看法和情感是观花之后 由感悟而达到的一种艺术境界。对花产生了更深一层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寄托。因此,中国人世世代代爱花赏花就是认为花能使人赏心悦目、畅神达意、陶冶情操。花中蕴含着文化,花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品德和节气。他 们主要是通过对花卉的色、香、姿三方面的外在因素,去感受其内在的风格、神态、气质和风韵,并由此产生的许多生动而又贴切的联想。其实也就是由于花卉的植 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才使得人们利用这一点去联想的。如,说到荷花会想到“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提起兰花就会想到她“生在深山中,不以无人不芳香”的孤 芳自赏风格;谈及竹子就会联想到她“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的气节;涉及桃花自然会想到爱情和美女等等。这些文人大都是“借花喻人、喻社会 ”。所以,在中国人的眼里花早已被“人格化”了。人们不仅通过观赏、食用、饮用、品(茶)用、药用等形式来开发她们的价值,而且还通过吟诗、填词、作画等 文学手段来寄托和抒发自己的情感,因而,就形成了包括植物学、园艺学、药物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民俗学等多学科、全方位的“花文化”学,这就是“文化全息”现象。
中国花文化的内容
一 、举办各种花事活动并将其盛况记载下来,诸如各朝各地的花市,花展,花节盛况,借以展现繁荣欢乐的社会风貌。如刘禹锡的那首《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现代各省、市都举办各种类型的花事活动,如荷泽、洛阳的牡丹节,合肥、桂林的桂花节,上海、北京的桃花节,杭州、济南的荷花展,昆明的山茶展,以及许多地区的菊花展等。
二、直接表现或描绘各种名花异卉的琼姿仙态之美,以展示大自然的美景,使人获得美的享受。生活的乐趣。例如孔子曰: “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唐代诗人郑谷在他的《海棠》诗中对海棠最美丽动人的那一刻是这样描述的:“艳丽最宜新雨后,妖娆全在欲开时”。晋朝诗人袁崧对菊花的赞美“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白居易的:“花中此物似西施,……”则是对杜鹃的赞美。
三、介绍古今名人赏花赞花或育花的种种趣事,以此增加人们的生活知识和乐趣。例如“王安石又因菊花诗与苏东坡发生的争论”、宋代诗人林逋“梅妻鹤子”的传说、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等。
四、以花为题,借花传情,或阐述人生哲理,以起教育作用,或表示祝愿,希望和祈求,或表达个人的种种心态与冥想。唐朝诗人崔护在他的《题都城南庄》中所指的“人面桃花”也是借花喻人。白居易的诗《涧底松》则是以写涧底松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不公平社会的不满。
五、介绍花卉栽培的知识,信息。经验以及科学新方法,新技术等等供人们学习参考。自古以来介绍记载花卉的书有许多,仅牡丹的书籍就有《神农本草经》、《洛阳牡丹记》、《牡丹花谱》、《群芳谱》、《南方草木状》等。另外许多成语及古诗也与花卉栽培有关,如“移花接木”就是指现在的嫁接。“昙花一现”及“月下美人”都是形容昙花的;一个是说她花虽美,但是花期极其短暂;另一句是说她开花的时间在夜间。又如“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这句诗是告诉大家观赏水仙时,只需要水培就行了。“铁树开花”是指苏铁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开一次花,因此常用来形容做某事非常难。
六、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花文化,如写诗、绘画、歌曲、舞蹈、雕塑、插花等众多艺术形式。如歌唱牡丹的、茉莉的、梅花、桃花的歌曲非常多;还有表现荷花的舞蹈幽雅美丽,活泼多样,令人喜闻乐见。
总之,花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在我们的生活中表现出来。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方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