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初步释读工作不断展开,首册整理报告的九个篇目已基本拟定。"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近日披露,从目前的研究进度来看, "清华简"的首册整理报告或可提前至年内出版。他同时透露,"清华简"中《楚居》篇详细记载了楚国起源、楚王世系及历代楚王定都地点——"《楚居》具备无 法估量的史料价值,必将引起更多崭新的开拓性学术课题!"
自2008年7月一批战国时期竹简(简称"清华简")入藏清华大学,去年3月启动"清华简"初步释读工作以来,已获得一系列重要发现。据悉,所有2388枚"清华简"至少有63篇书。
竹简内容较估计更丰富
"经缀合编排后初估,所有2388枚‘清华简'至少有63篇书。随着研究工作展开,发现这些书的内容性质比此前的估计更为丰富。"李学勤说。
随着释读整理工作的进行,首册整理报告的9个篇目也已经基本确定,依次为:《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 公》、《楚居》。从时间上看,《尹至》、《尹诰》两篇所述为夏末商初之事,《程寤》、《保训》、《耆夜》三篇内容属商朝末期,《金縢》、《皇门》、《祭 公》为周朝史事,而《楚居》涉及的是楚国历史。其中,《尹至》、《保训》与《楚居》,是研究者暂拟的篇题,《耆夜》自有标题,其他篇目均能见于今本文献。 "这次所拟篇目,依据3个标准——在整理方面较成熟、完整;能够对今本有重大订正;具备重要学术价值。"李学勤介绍说。
"与其他 8篇均事涉上古不同,《楚居》涉及的是楚国历史。而且,《楚居》一篇在‘清华简'中非常长,堪为9篇中较特殊的一篇。该篇内容一旦问世,将引起学术界的热烈讨论。"李学勤分析,战国时期《世本》一书,记载了从黄帝以来到春秋时诸侯列国的氏姓、世系、居(都邑)、作(制作)等内容,惜已失传。此次"清华简" 中《楚居》篇,体裁与《世本》"居"篇有类似之处,内容则详细记载楚国起源、楚王世系及历代楚王定都地点。在李学勤教授看来,释读过程中的这一发现,可谓 "惊人"——"《楚居》具备无法估量的史料价值,将为目前的楚史研究提供新的材料,且必将引起更多崭新的开拓性学术课题!"
《尹诰》证伪为古文《尚书》
"清华简"中已发现多篇《尚书》,有些篇目有传世本,但文句多有差异,篇题也有不同,更多则是前所未见的《尚书》佚篇。
9篇中,《尹至》与《尹诰》事关商朝大臣伊尹。从中可见伊尹与汤的对话,以及两人如何灭夏的过程记载。《尹至》为《尚书》体裁,之前从未见;现经初步整理,判断可能与《尚书•商书•汤誓》有关。《尹诰》见于《礼记•缁衣》所引,又名《咸有一德》,传世的伪古文《尚书》收有该篇。根据"清华简"《尹诰》的内容,可判断它就是《礼记》所引用古文尚书《尹诰》的原本,而今本伪古文尚书《咸有一德》可判定为伪作。"《尹诰》出土的意义在于,时隔两千年之后,真正的古文《尚书》首次‘重见天日'。"李学勤教授说,近年来有学者试图为伪古文《尚书》翻案,但此次出土真本,可证明古文《尚书》中《咸有一德》一定是伪作。
而《金縢》篇,在今文《尚书》中可见,其中记载周武王灭商后不久卧病不起,周公为武王祈祷,愿代武王生病,其所祷告之语被置入"金縢"。"此次竹简中发现了较完整的《金縢》,亦可对现有《金縢》作重要订正。"李学勤教授表示。
重新认识《逸周书》
除《尚书》外,编年体史书也是"清华简"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史书体裁和已见的一些文句,很像《竹书纪年》。所记史事上起西周之初,下至战国前期。与《春秋》经传、《史记》等对比,有不少新的内涵。
《程寤》在《逸周书》中列有篇题,但内容在宋朝后已亡佚。汉代王符《潜夫论》、晋代张华《博物志》以及《太平御览》、《艺文类聚》中均引用该篇片段,大意为周文王妻子太姒梦见商朝朝廷中长满荆棘,而周文王之子发(即后来的周武王)取周人之树种于商廷,预示周朝将要替代商朝。
"《程寤》篇此次重现于世意义重大。""同时,同样具有重要订正价值的,是《皇门》与《祭公》两篇。"《逸周书》在历史上未得到重视,20世纪以来学者们将出土的金文与其中不少篇章对读,发现许多应是西周流传下来的文献,但由于流传过程中多处出错,影响了学者们对它的利用。《逸周书》中《皇门》与《祭公》两篇,目前学术界普遍相信为西周文献,但正由于上述原因,始终未能很好整理。"而在这批‘清华简'中,《皇门》与《祭公》两篇均相当完整,依据竹简内容,可判定它们一定是西周作品,同时可据竹简修订传世本中大量错误。"
"《尚书》与编年体史书,无疑是‘清华简'最主要的两类。在此基础上,我们已进一步了解到,这批竹简还包含更丰富的内容,诸如作为‘六经'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
- 关键字搜索:
- 清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