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每个人的思想境界不同,做事的基点不同,所以即使是做相同的事情,其结果也是大不相同的。记得小时候有一个同学在冬天去帮助一个孤寡的老人扫雪,回家的路上经过一个荒废的菜园,他在那里歇脚时无意中捡到了一个钱包。另外有个游手好闲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也跑到那个菜园里面转悠,结果被菜园中的毒马蜂在脸上叮了好几个大疱。痛得他呲牙咧嘴,却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同样的地方别人能捡到钱包,自己却遭受了破相之灾。
善念是指善良的念头。人活着每天都在不断的思考,但是人的一念有善恶、正邪之分。善念是善行之门,是人生旅途的护佑神。恶念则是万恶之源,是通往地狱之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积善成德"和"积礼义成君子"之说,中国的古人则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心善不仅仅是一时一日一年之善,而是年年月月、岁岁日日之永恒的心善,积善深之且深藏不露,就可成大德。
我在幼时的儿歌中曾经听到过一个关于"郭巨埋儿"的故事。后来长大之后我查阅了史书,发现这个"郭巨埋儿"是"二十四孝"中的第八个故事。元代郭居敬的《二十四孝》中记载:汉代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二十四孝》还加了评语:"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民间传说中郭巨家里非常贫穷。虽然穷得经常揭不开锅,但他仍然很孝顺,诚心诚意的侍奉母亲,不让母亲受委屈。郭巨的妻子受他的影响,对婆婆也是一片孝心,夫妻俩节衣缩食,尽量让母亲吃饱穿暖。郭巨夫妇有一个三岁的儿子,每次吃饭的时候,郭巨的母亲都偷偷从自己的碗里拨出饭来给这个小孙子吃。小家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三两口便将奶奶拨给他的饭吃光了。有一次,郭巨看到这令他心酸的一幕,于是对妻子说:"家里太穷,本来就不能供养好母亲,加上儿子不懂事,还要分吃母亲的饭食,长此下去,母亲怎么支撑得住呢?我又怎么对得起母亲呢?我想,咱们将儿子埋掉,就没人分吃母亲的饭食了,这样老人家兴许能多活几年。你我年轻,日后可以再生养。要是母亲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就后悔莫及了。"妻子虽然爱子情深,但也拗不过郭巨,而且她也很有孝心,当下只好忍痛答应。郭巨抱着儿子往外走,心如刀割,为了孝敬母亲,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他找到一块儿空地,挥起锄头挖坑,要将儿子埋在此地。谁知,他挖坑挖到三尺深的地方,忽然挖出一个陶罐,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沉甸甸、亮闪闪的黄金,每一块儿黄金上都铸着字,写的是:"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他没想到自己的一片孝心竟然感动了上天。从此,他和妻子对母亲更加孝顺,并决心用虔诚的孝心和恭敬的孝行来回报上天的赐予。而郭巨埋儿得金的消息立刻传遍了整个乡里,并最终上报到京都,郭巨也成为被人尊重的大孝之人。有些乡亲邻居听到郭巨埋儿得金的消息,也去仿效郭巨的行为,却没有丝毫孝心只是为了得金而去埋儿,结果被埋的儿童全部死亡。
由此可见,人的一举一念,时时刻刻都有神佛看视。因此保持善良的心念与愿望是非常重要的。若是偶然中起了一个恶念,也要立刻的警觉到,把它归正。能够时时做到心存天理,一心向善,才是自己能真正的主宰自己,才能把握未来。当然神佛评论人的善恶,也不是只看某月或一朝一夕。平生为善,忽然产生了一个恶念,神佛就会立即厌恶它的污秽。平生做恶,突然痛改前非,神佛立即会看顾他的佛性与芳香。心存善念就能感动神灵,好人自有神灵护佑。因此,在魔难面前,只要心念一转,诚心敬神敬佛,肯定又是一片海阔天空。不断的归正自己的心念,就能在人生中体会到更多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贯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