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我爱微风 《妈呀,中国》的作者之一我爱微风
华人这个词的含义很广,有入了外国籍的华人,也有绝不肯放弃中国籍、只拿绿卡的华人。除了土生土长的华人,那些出生、长大在中国后来移居到国外的人,都毫不例外地对中国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如何描绘呢,有两个业余作者写了一首歌,在北美华人中间引起了热烈反响。
2009年中国60年国庆前后,很多人Email信箱里出现了这么一个信息:快听听这首歌吧。很多人听了以后觉得好听,而且说出了自己憋了多年的心里话,于是他们把这首歌转发给其他亲朋好友,就这样这首《妈呀,中国》在网络上爆红起来。
最近这首歌也传到了中国。湖南卫视国际频道以MTV形式播放这首歌,对两位作者做了介绍:一个是住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我爱微风Frank,一个是住在多伦多的Timothy,他们都是清华校友、业余音乐人。
今日美国记者杨晨连线采访了Frank和Timothy。
杨晨:你们现在是网络红人,意外吗?
Frank:当然非常意外,不过幸好没有影响我们的生活。我其实很安静,喜欢平静的生活,对出名从来没追求,没在意。
Timothy:我觉得这是一种网络现象。网络靠什么成名的都有。这不是我们想成名,是很多人听了这个歌曲有共鸣,想和别人分享。其实我们也不算成名,只是很多人知道网上有个我爱微风和Timothy。
杨晨:为什么要写这首歌?
Timothy:(中国)十一60周年,心里有一些话,毕竟在国外很多年,对祖国有牵挂。当然我们的感情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我们就是想真实的感受,把心里话说出来。
杨晨:这里面也有一些调侃,或者说是美国式的幽默。
Timothy:对。里面最有争议的就是写我们的老学长杨振宁那一段。
(歌词:我很想作海归,怕你嫌我年纪大。可是你看那谁呀,他82能娶28。。。)
我经常关注海归方面的政策。现在的千人计划说是在国外功成名就的人士可以回国,但最好是40岁以下。可是我们的杨老,他82岁,也很受欢迎;这么写就是想对比一下,让歌词留给人思考的余地。
杨晨:歌词里提到,如果说错了话,母亲也不要太多的责备。
Frank:我填的词,一段是国内的交通状况,一段就是,我们说什么中国没必要太在意,也没必要太小心地去堵。
我出国12年以后在07年第一次回国,受到同学热情招待。我的同学差不多都成大款儿,生活质量非常高。这让我感慨中国的物质进步,但是也觉得物质发展背后有需要改进的东西。比如我们在外面受到陌生人的冷漠对待。我们穿着比较土,所以常常被人瞧不起。
杨晨:这首歌的题目挺有意思。如果你们当时把它叫做《祖国啊,我的母亲》之类的,还会有人听吗?
Timothy:这可是Frank的神来之笔。
Frank:我当时想我们的歌词与众不同,所以歌名也应该不一样。
杨晨:会不会怕被人说太不严肃?
Frank:我们的初衷就是写给自己听的,没想到这么多人喜欢,所以压根儿没想过这个问题。
杨晨:这个歌其实反映了很多80、90年代出国留学的那一代人的生活。当年出国不容易,现在回去又感到失落,这是不是很矛盾?
Timothy:人生的历程就是一个矛盾的过程;只不过你会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权衡什么是最合理的。在海外的人都惦记着中国,但是爱国是通过什么方式,真的要海归吗?祖国需要你吗?
杨晨:可能爱国可以有不同方式,不一定非要海归,或通过某种模式。Frank,你怀疑过自己的选择吗?
Frank:我大学毕业后到了深圳自己开创事业、当老板。生意做的不错,我做的是开发电脑网络。但是我太太拿到奖学金到美国读书,我94年来探亲,到了美国就被那种祥和有秩序的气氛所吸引。还有这儿的蓝天白云,我觉得美国这个社会很值得我探索。回想起来,打工还是做老板好,挣大钱还是挣普通工资好,这里有很多个人因素。归根结底,我喜欢和别人相同的处境,不喜欢前呼后拥。
杨晨:很多人觉得美国的一大特点是不管地位高低人人平等。见个高官不必卑微,见了地位底的人也要尊重。
Frank:对。我觉得回国常常处于不平等的位置,别人要不就是过份抬举,要不就是过份贬低我。
杨晨:以后你们还会继续创作吗?
Frank &Timothy:当然。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北美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