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一次听到这样诙谐的玩笑:"我除了钱什么都没了。"别以为这些话只是玩笑,反映的是社会现实。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快乐,反而是更沉重的生活压力,很多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把自己卖给工作,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家人、朋友都少联系。最后,用毕生心血赚了钱,买了房子,却发现身边的人都走了。剩下的,只是孤独和寂寞。
而笔者现在说的也是关于房子的故事。前几天在报纸看到这么一则消息:大部分中国人的财富都集中在房子上。这个消息的潜台词是,中国人背负着房子的压力生活,简单的可以理解为,大部分中国人的烦恼在于住房问题。
长达8天的假如,各地的楼房交易普遍不好,非常惨淡。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大经济不好,很多人收入不稳定或者收入减少,持币观望的较多;二是房价过高,即使可以支付首期,但月供的压力大,加上现在工作的现状不少人都不满意、不稳定。第二点是重点。
买房子的通常是白领阶层和老板。白领买房子对价格看得比较重,而老板选的是投资,现在房价过高,不是投资的好机会,所以,这帮炒房的人也会慎重,不会轻易下手。现在的房价如娱乐圈刚出名的夜场歌手,突然把价格抬高,结果是有价无市,还不如当初优惠价格的销量大。但因为大多地产商都抱这样的心态:我死也不降,整体市场的价格都这样,你不买不行,迟买早买都是买。有点"勒逼"的态度。
但现实总比期望要残酷。巧妇难于无米之炊,群众的口袋空了,拿什么来购买的。所以,市场的问题往往不出在产品身上,在于人民的购买力。百业俱兴,才能一片繁荣。而现在的问题是,贫富悬殊分化已经走向了极端,在实际的雇佣关系中,比上一世纪的资产阶级剥削还要严重,老板永远要求员工透支自己的身体和时间,而从不透支自己的财富。打工者没有归属感,是为老板服务的态度,为生活糊口而奋斗,而不是雇佣双方的一个友好合作,共享财富的一种精神。
所以,打工的,大多没有赚钱的机会,靠打工买房,成为很多打工者看来很遥远的事情,只能通过"走私单"或者拿高提成来积累财富。买房的,多数是做销售的,办公室人员的固定收入,只能养家,不能发达。当然,打工皇帝除外。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体现在房子上,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才算拥有一个家,要不,总是漂泊。而买房子是为了结婚,成家,有房子才有家的感觉,才肯花心思在属于自己的房子增加自己的感**彩。因为房子,很多人透支自己的一生,特别是前面所说的打工一族,背负着供房的压力,失去了本属于自己的生活乐趣,等房子供完了,人也快入土了。
实际生活中,很多人的存款为零,除了房子作为唯一的固定资产外,还有钱包里刚刚好的生活费用,其它的每一项开支都要经过很精确的计算才敢动手。有人笑话北京人,因为北京的房子贵,不少北京人除了那套老祖宗留下的四合院,价值也过千万,但手里有的现金却很少,所以,北京人是原则上的富有,也是理论上的,房子不卖出去就产生不了现钱,只是一个居住的工具而已。
把房子作为人生最高的追求目标,对于人类生存的本身来说,有点喧宾夺主。也就是说,我们收入高了,但幸福系数却低了,这是人类的悲哀。正如城市的发展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一样。也是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中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