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管见:通钢之鉴(图)

 2009-08-22 04:17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图为爆发工潮的通钢( 2009年7月26日,吉林通化,人们聚集在通钢办公区内)

【新世纪特稿2009年8月20日】作为"领导阶级"的工人实为弱势群体,他们若不能与民间资本有所合作,就无法摆脱任国有资本宰割的命运。

"劳资矛盾"成为关注的焦点

面对吉林通化钢铁公司的工潮,"劳资矛盾"成为评论的焦点。
民营企业北京建龙重工集团,似乎有强大的后台,入主通钢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出来进去如入无人之境,而它派到通钢的总经理陈某,则犹如赵子龙单骑护主,即使在群情激愤的工人之中也毫不退让,直到被群殴致死,可见双方对立之尖锐,也可见双方仇恨之深。

政府官员声称,工人们因为"国有情结"较深,对国企改造面临的困难"不明真相",被人煽动不满情绪,才出了乱子。"左派"则兴奋起来,将工潮视为"中国工人阶级向资产阶级讨还血债",更声称"国有情结存在说明社会主义不会灭亡"。

那么,看上去,中国工人仍然保持着旺盛的斗志,至少在东北,或者在通钢是如此。

那么,令人好奇的问题是,工人是否会围住政府官员,是否也会将其打死?

更令人好奇的是,中国各地"群体性事件"中,民众往往相当克制,很注意不给官方以镇压的借口,直到官方动手镇压,才暴力反抗,何以通化的钢铁工人,却如此无所顾忌地打人致死呢?

不过,也有评论者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

叶檀在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的评论认为,"这一悲剧事件让我们看到民企控股国企的艰难"。她指出,建龙第二次控股之际,通钢经营已有起色,"引入民间资本不再成为当务之急",但问题是,其它"大型钢铁企业的出价难以符合当地政府的预期"。现实的环境背景是,"一些民企的贪婪与官员的贪腐结合,导致国退民进之路遭受广泛的质疑,这两股力量的结合反而吞噬了民企的前进之路。在2004年宏观调控后,民企进入国企的大门越来越窄"。即使如此,叶檀认为,"不能因为重组过程的利益纠纷,就放弃中国大型国有的市场化进程",而人们不能不注意的是,"国企员工的身份红利,最终将降低社会整体的运作效率,并导致新增就业人口面临更大的失业风险"──话说得很委婉,还是可以感觉到其中的锋芒。

首当其冲的‘罪人'是国资委

于是,出现了更有意思的跟帖。

有一则跟帖,一语道破事情的实质:"大家都很清楚,国资委惹不起,民企则依然没地位,是撒气筒",事情的过程,"只能说民企的生存环境依然无比恶劣。如果并购的主角是国企(如宝钢),或欧美跨国公司(如总经理是老外),还会发生类似暴力事件?反正在民众眼里,民企依然是邪恶的,可以随意被欺负的,欺负了也不会有后果的"。

另一跟帖明确为建龙集团辩护:"通钢员工工资只有300元,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建龙全国各个厂的大致工资情况。民营企业大家身边都有,可以这样说,福利肯定没有国有企业好,但是工资水平一般都比国有企业好。这个300块,就这样被四处引用了,引用前你调查了吗?"

笔者赞赏的是,这些跟帖的作者,对事件责任的看法很有水平──"引资后国企老员工如何安置,应该是国有资产改制的重要部分。如果合同没写清,也是国资委的问题,因为你不能指望一个民企去承担一个老企业几万离退休人员的包袱。如果在整个事件中有很多问题,那么首当其冲的‘罪人'应该是吉林国资委,而不是建龙集团,因为作为买家,他追求的必然是低价格,而卖家应该通过公开竞标等方式追求高价格,并保障原企业的特定利益(如退休员工安置)。这都是市场规律。但,当前矛盾的焦点,在工人与建龙集团,吉林省国资委则象独立第三方一样"。该作者说,"我家乡很多国企倒闭,老职工一度发工资出现困难。市里也一度发生过职工到市政府或厂里静坐事件,但均未发生暴力行为,最后多数职工的工资都通过国家财政拨款的方式得到了保证,甚至涨了很多"。

这样来看,事情很清楚,即使通钢事件体现"劳资矛盾",那么,其实是国有资本与工人之间的矛盾主导着事件,因为国有资本对工人有不可推卸的承诺,不能借"国企改革"之机就转嫁其责任,对工人撒手不管。

然而,国资委表现得象是"第三方",国有资本的人格化代表缺位,就把事情弄成另外一个样子。民营资本不知是傻乎乎地挺身而出,还是被人推到前面,反正它是以身遮挡国有资本,面对工人的怒火。

工人与民族资本斗得两败俱伤

建龙集团交易得手,陈某人自然理直气壮。他没有料到,国资委玩的一手"大撒把",原国企将工人推到市场上,陷入不利境地,看上去却是他代表的建龙集团"黑心"、"无情"。工人们不会无所顾忌地殴打政府官员,打他这个民营企业高管,没有多少心理负担。更何况是众人出手,个人风险减少了许多。那些"左派"高人,只会对建龙集团指手画脚,只会嘲笑陈某"为了资本积累的快速完成而乐于奉献出宝贵的生命",对于政府行径,他们很聪明地保持在"隔靴搔痒"的程度,小心翼翼不去触及权力对资本积累的主导地位。

民营企业在改革中重出江湖,民间资本在开放中展现活力,是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变化。它们不是天使,也不是花朵,它们成长的过程同样充满着矛盾冲突。然而,民间资本逐渐成长,它们出面参与国有企业的重组,相对于没有民间资本存在情况下改造国有经济,有可能更为顺利地市场化,而更多的市场制约,也有可能意味着更多的公平。

这种可能性,不是天然注定的事情,只能取决于社会中力量的博弈。作为"领导阶级"的工人实为弱势群体,他们若不能与民间资本有所合作,就无法摆脱任国有资本宰割的命运。正如电影《子夜》描写的,工人与民族资本斗得两败俱伤之际,买办资本成为赢家。现实中,工人对民营企业高管大打出手,迫使民间资本退出交易,自己也无法成为真正的赢家。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跟帖指出,那些跨国公司或基金在并购国内企业时,"花了大精力聘请律师,会计师或专业人力或风险咨询顾问参与其中,并在并购合同中详细说明这些潜在债务的处理方法。民企可能因为财力或不规范,而忽视这点,最后酿成了大祸"。与那些意识形态味道浓厚的评论相比,这是真正有价值的观察。民间资本在成长,但它们目前终究实力有限,并购这样的事情做得不好,或做得不漂亮,原本是很正常的,只是因为参与重组国企就不能不与权力打交道,不能不沾上权力资本,就要更加小心。弄得不好,象建龙那样,自己吃了亏,还被人骂得一蹋糊涂,是为前车之鉴。当然,这样的事情出来,各种各样的嘴脸都显现出来,也不错。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动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