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壁画
《说苑.反质篇》引《墨子》佚文云:殷纣时期"宫墙文画"、"锦绣被堂"。1975年冬,殷墟小屯曾发现建筑壁画残块,以红、白两色在白灰墙表上绘出卷曲对称的图案,颇有装饰趣味。
西周曾创作重大历史题材的庙堂壁画。据专家对江苏丹徒出土《矢毁》铭文的考释,西周初年曾有《武王、成王伐商图及巡省东国图》的壁画创作。另据《孔子家语.观周》记载,春秋末期的孔丘,曾到雒邑瞻仰西周建筑遗物上的壁画。
春秋战国时代,壁画创作尤盛。举凡公卿祠堂及贵族府第皆以壁画为饰。《庄子》云:"叶公好龙,室屋雕文,尽以写龙"。东汉王逸《楚词章句》曰:"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僪诡,及古圣怪物行事"。屈原仰见图画,呵而问之,遂成《天问》之作。可知楚国庙堂壁画绘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景象。
青铜器上的纹饰图案
二里头文化期(1900-1600BC)的爵杯体饰以乳钉纹饰,也发现有嵌绿松石饕餮纹的牌饰(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大致看来还脱离不了几何纹饰风格。
商代青铜器纹饰以饕餮纹(又称兽面纹)为主。早期以粗犷的勾曲回旋的几何线条构成,中期线条变细而密,有些还出现用繁密的雷纹和排列整齐的羽纹构成的兽面纹。晚期崇尚华丽繁缛,纹饰种类繁多,纹样结构规格化,但可看出如象、龙、牛、鹿等形象,是一种神话动物的复合体,地纹通常饰繁密的细雷纹,与主纹构成对比。
西周礼制的宗教色彩减弱,逐步走向仪式化,因此纹饰删繁就简,兽面纹已衰退,凤纹渐多,出现如∫或∪的波曲纹、动物纹、鳞带纹。西周晚期则出现重叠交叉(如龙相交缠)的纹饰或较复杂的四方连续动物纹。这种风格一直发展至春秋时代。
春秋时代流行龙、兽、凤、鸟及表现狩猎的新题材。
战国时代,生活气息浓郁的狩猎、习射、采桑、宴乐、攻城、台榭等图案纹饰,广布于青铜器上,例如:河北唐山贾各庄出土战国早期的狩猎纹壶,表现人们战胜猛兽的大无畏精神,体现了人定胜天的思想。例如: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铜鉴、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采桑宴乐攻战纹铜壶等。
战国帛画
以长沙楚墓先后出土两幅旌幡性质的战国帛画为代表。
其一为《人物龙凤帛画》,1949年在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质地为平纹绢,高31公分,宽22.5公分,画一细腰长裙、侧身向左、合掌祝寿状的贵族妇女,在腾龙舞凤的接引下,向天国飞升的景象。
其二为《人物御龙帛画》,1973年在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细绢地,高37.5公分,宽28公分,画一危冠长袍、蓄有胡须、神情潇洒、侧身拥剑的贵族中年男子,头顶华盖,驾驭舟形巨龙向天国飞升的景象,龙尾企立一鹤,龙身下画一鲤鱼。两幅画里面的人物,可能是墓主人的肖像。
从上述两幅画中,可以发现战国肖像画有下列特点:人物皆作正侧面的立像,通过衣冠服饰表现其身份。比例匀称,仪态肃穆。勾线流利挺拔,设色采用平涂与渲染兼用的方法,格调庄重典雅。可见此时人物画已有写实的倾向,但基本上还脱离不了图案化的风格。
- 关键字搜索:
- 先秦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