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香港学者不认为美媒体妖魔化中国

 2007-07-14 05:21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中国食品和产品的安全及质量问题近期在美国媒体上遭连连曝光后,中国官方媒体出现关于美国有意借中美贸易摩擦和产品质量问题妖魔化“中国制造”的时评文章。一些香港传媒学者和时评人士认为,这样动辄祭出“妖魔化”的指责实属过度反应,是对美国传媒文化的误解,也是出于本能的不自信的表现。

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网近日刊发的一篇新闻分析称,美国媒体近来对中国产品在卫生隐患或产品质量问题上的连篇累牍报导,“似乎是别有用心”。该文章说:“一些美国人正以中国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为突破口,将质量问题无限夸大,进而达到妖魔化‘中国制造’的企图。”

*排山倒海*

这篇文章以“排山倒海”形容美国媒体对中国产品质量问题的报导,并指责有人乘机兴风作浪,反华团体借题发难。

至于美国媒体或者一些美国人是否在将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无限夸大,企图妖魔化“中国制造”,香港一些传媒学者和时评人士对这样的指责并不以为然,认为这表现出的不仅是对美国传媒文化的误解,同时也是缺乏自信的过度敏感。

*报忧不报喜*

香港资深评论人士、传媒学者周兵指出,美国的传媒文化传统上就是“报忧不报喜”:“美国媒体的传统就是:好事是正常的,坏事就是异端,而异端就有新闻价值,有新闻价值就进行报导。从历史背景上讲,这是它们一贯的做法。”

周兵认为,美国媒体之所以对中国产品质量进行大范围的报导,是由于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量已经达到相当大的程度,美国市场上较为廉价的产品基本上都来自中国,这对美国民间消费者有着很大影响,而对于美国的新闻媒体而言,只有形成相当大程度的影响,才会有新闻价值。

周兵指出,如果只是日用品和工艺品出现质量暇疵,消费者视其为廉价产品,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在关乎健康和安全问题时,就会形成较大的影响,这对于媒体而言,自然有着报导价值。周兵说,这种负面报导针对的是事物本身,并非有组织、有预谋的妖魔化行为。

*内外有别*

香港城市大学传播学教授李金铨认为,这种指责外国媒体妖魔化中国的论调,实际上是“内外有别”的心态在作祟。他说:“至于中国的反应,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其实内地的居民常有报怨,而媒介也常在报导这类事情,连温家宝对这个事情也很重视。不过中国人始终有种内外有别的心理:我们自己批评可以,外人批评就是妖魔化。我觉得这常常是反应过度。”

北京的中国问题学者胡星斗将中国媒体称之为“喜鹊”;而称西方的媒体是“乌鸦”。他说:“西方媒体喜欢曝光各种丑闻,而中国媒体喜欢歌功颂德。这样的文化背景也决定了对存在问题的态度。中国媒体对存在问题的态度总是遮遮掩掩。偶尔有报导,也被认为不正常,甚至被认为是丑化了我们中华民族,会被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所利用。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狭隘的心理。”

*弱者心态*

胡星斗不否认有针对中国的妖魔化现象。他认为这种妖魔化多是一些政客对于中国的掘起以及在军事安全方面针对中国的发难,但是对中国日常生活方面的报导不会存在妖魔化的问题。

香港资深评论员周兵说,美国媒体作为商业机构或许在报导上有哗众取宠的成份,但是大可不必为此还以妖魔化中国的指责。周兵认为,中国人在世界上的总体形像其实一直在改观,中国在对外界报导的反应上应当改变过去那种动辄为外界批评做出剧烈反应的弱者心态。(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