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浅谈中国式「协商民主」

 2007-07-13 01:3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自胡锦涛接班后,中共党内不断思考中国未来的民主道路,从2005年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发表「中国能够实行什么样的民主」一文,到2006年10 月《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的公布,以及中共中央党校所发表的政改课题报告,大体可看出胡温主政下的民主路径构思,也就是在民主制度选择的问题上,必须尊重国情与历史的决定,现行制度目标并不在于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或削弱共产党的领导。但另一方面,中国也试图将自身的实践与全球的民主潮流相挂勾,比如将中国式「协商民主」与民主国家「审议民主」相提并论。不过,「审议民主」的概念是否适用于中国式的民主?能否反映出中国制度运作的实质?仍是让学界心存疑虑。

在晚近民主理论的研究中,「审议民主」是提升民主品质的漫长过程。它试图在多数决民主与专家政治之间寻求平衡。希望透过公民间理性的对话,建构各方能够理解彼此价值与利益的环境,共同思索公共议题的解决方案。然而,在中国,由于反对多党制是中共长期以来的坚持,跳过自由民主得以暂时避开多党制的风险,因而转以扩大体制的包容性,利用「人大」与「政协」参政议政的管道统合精英社群,并提升决策过程的谘商频率(如立法听证会),形成所谓的「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但是大陆学者也担心,这样的精英联盟固然能回避政治民主化,但也形成精英/大众的二元社会结构,使大众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而政治参与管道的受限亦使公民参与的精神无法体现,反而变成「精英参政,群众上访」的落差。

事实上,学界近年来较关注中国大陆地方政治的参与和协商机制,比如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会」经验。透过党/政府的动员体系和社会参与机制的混合治理模式,尝试建立官员与人民以及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对话管道。在国家机构并未进入民主化之前,学界也乐见这些机制能提高公共话语在决策的影响力。只是商议过程中不平等与支配、党组织干预、制度化与程序化程度、资讯的公开与透明度等,使这个机制仍着重于导引与谘询民意之功能。不过,藉着开放民众参与讨论,除了有利培养人民的参与风气,并形成有限的监督外,也可能让部份不为党或政府所支持政策观点提供有限的「生机」。

但是从近来前苏联共和国的「颜色革命」,让中共慎防「自由化」引起政治社会的解构,动摇其「和谐社会」的目标。中共欲跨过自由民主,以「协商民主」维系既有体制不变,自身仍维持一个政治代表与国家干预的复合体。一方面试图满足人民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控制着需求表达的政治过程。这种藉由党国的平衡能力来维持社会稳定的构想是否只是执政者的一厢情愿?其结果仍是为了巩固具高度人格化的领导核心所抵消,而让中共一直处于民主承诺与威权巩固的矛盾中。(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央广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