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社会重品牌;
特权社会重招牌。
买车买奔驰,冲的是品牌;
上牌照非要弄个“0001”一类的小号,或者弄个军车警车的牌照,看重的就是招牌了。在特权社会,招牌永远要比品牌牛气。因为普通牌照的奔驰车,见到挂着特种车牌的吉普也得让三分。敢不服?
了解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现状可以通过许多细节,要了解一个当下社会的特权意识,汽车牌照就是非常好的一个细节。
几年前有人曾问我:“除了国宾队的车,你知道什么车牌最牛B?”
我回答,知道有很多车牌牛,但谁最牛却说不好。
他得意地告诉我说:“军牌甲A。”其实他说的也不对。
他似乎怕我不明白,又补充说:“就是那个臭名远扬的甲A联赛的甲A。”
听到这,我倒是想起了一个与“甲A”有关的“甲”字车牌的故事。
中国上海甲A俱乐部总经理老Y的座驾车牌就是甲字打头,不过不是“甲A ”,而是“甲某”。有一次他向本俱乐部球队领队老贾炫耀车牌,谁知那老贾乃行伍出身,对此门儿清。他当即嘲笑老Y说:“您这车,甲字打头不假,可惜后面跟的不但不是A,连B都不是。就这牌,您还好意思摆?!”
前些年,一些地方城市的军牌车的猖狂威风,几乎到了市民侧目地步。尤其是广东一带。别williamhill官网 人的“品牌意识”一向不怎么样,对“招牌”却极敏感。留心瞧瞧街上,逆行或闯红灯的车都挂得是什么车牌也就可知一二。
特种车牌(包括军警公安)既有这么多的好处,自然就不好弄到手。所以造假的特种车牌应运而生。
不过,假特种车牌一旦被查获后果也很严重,胆小的就只能另辟蹊径。
所谓猫有猫道,狗有狗路。没特种车牌,有人就寻思如何弄个政府机关大院的“停车证”。这样的证件放在挡风玻璃前,效果也很好。不知根底者,一看这车可以在大衙门里自由进出,就得掂量掂量了。
这个陋习后来就像流行性感冒爆发,九十年代中期,连媒体也流行“挂牌”了——把新闻单位的名称做成醒目的标牌往车前一放,也是很威风的。
这类不是“特种车牌”却有特种车牌之效的东西,后来被人统称为“汽车名片”。
在中国,横冲直撞的特种车已经多得令人侧目,现在又来了这么多狐假虎威的“汽车名片”,确实令人不忿。近来,取缔“汽车名片”的呼声也由此而起。1998年,广东传媒就此很是喧闹了一阵,广东也因此表态要清理“汽车名片”。
90年代初,我在北京遭遇某校同学聚会,席间就看到这样一幕。按理老同学聚会,大家彼知根知底是用不着发名片的,然而那次到场的某个同学还是应众人要求,大肆分发了一批名片,但那名片并非她本人的,而是其令尊的名片。再看头衔:交通局某某长。众人拿到名片,又一一掏出驾驶本,往里一插。那意思不用说读者都该明白了。
这可比一般的“汽车名片”还管用得多。不怕现官,就怕现管嘛,交通警拦住违章车辆,要过驾驶本,一看上司名片赫然夹在驾驶本中,他还不得小心点么?
事实上,有个警察正是有过这样的遭遇。那位警察打开驾驶本楞了几秒,然后与违章者有了如下对话——
警察:“你和某某某(指名牌上的局长)是什么关系?”
违章者:“他是我爸。”
警察:“怎么不一个姓?”
违章者:“我跟我妈姓。”
警察:“得。走吧走吧。下次注意。”
那次大索局长名片的情景,就是这“经验介绍”给招来的。
得。在这传播窍门,没有送宝的意思,其实在中国,像这样聪明的人多得很。
我还见过更可笑的,有一次在北京遇见一个来自某落后地区记者,他向我发放名片时特意指着名片说,本报报名是中央某某领导亲自题写。我定睛一看,那领导手写体的报名下方居然还有一括号,里面写的就是“某某中央领导亲题”。
看罢听罢,我戏谑地对那他说,就冲这题词,中国人对贵报也要敬畏三分啊。
在中国,特权意识和丑陋,只要一个细节就足以让你作呕不已…… 来源:
特权社会重招牌。
买车买奔驰,冲的是品牌;
上牌照非要弄个“0001”一类的小号,或者弄个军车警车的牌照,看重的就是招牌了。在特权社会,招牌永远要比品牌牛气。因为普通牌照的奔驰车,见到挂着特种车牌的吉普也得让三分。敢不服?
了解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现状可以通过许多细节,要了解一个当下社会的特权意识,汽车牌照就是非常好的一个细节。
几年前有人曾问我:“除了国宾队的车,你知道什么车牌最牛B?”
我回答,知道有很多车牌牛,但谁最牛却说不好。
他得意地告诉我说:“军牌甲A。”其实他说的也不对。
他似乎怕我不明白,又补充说:“就是那个臭名远扬的甲A联赛的甲A。”
听到这,我倒是想起了一个与“甲A”有关的“甲”字车牌的故事。
中国上海甲A俱乐部总经理老Y的座驾车牌就是甲字打头,不过不是“甲A ”,而是“甲某”。有一次他向本俱乐部球队领队老贾炫耀车牌,谁知那老贾乃行伍出身,对此门儿清。他当即嘲笑老Y说:“您这车,甲字打头不假,可惜后面跟的不但不是A,连B都不是。就这牌,您还好意思摆?!”
前些年,一些地方城市的军牌车的猖狂威风,几乎到了市民侧目地步。尤其是广东一带。别williamhill官网 人的“品牌意识”一向不怎么样,对“招牌”却极敏感。留心瞧瞧街上,逆行或闯红灯的车都挂得是什么车牌也就可知一二。
特种车牌(包括军警公安)既有这么多的好处,自然就不好弄到手。所以造假的特种车牌应运而生。
不过,假特种车牌一旦被查获后果也很严重,胆小的就只能另辟蹊径。
所谓猫有猫道,狗有狗路。没特种车牌,有人就寻思如何弄个政府机关大院的“停车证”。这样的证件放在挡风玻璃前,效果也很好。不知根底者,一看这车可以在大衙门里自由进出,就得掂量掂量了。
这个陋习后来就像流行性感冒爆发,九十年代中期,连媒体也流行“挂牌”了——把新闻单位的名称做成醒目的标牌往车前一放,也是很威风的。
这类不是“特种车牌”却有特种车牌之效的东西,后来被人统称为“汽车名片”。
在中国,横冲直撞的特种车已经多得令人侧目,现在又来了这么多狐假虎威的“汽车名片”,确实令人不忿。近来,取缔“汽车名片”的呼声也由此而起。1998年,广东传媒就此很是喧闹了一阵,广东也因此表态要清理“汽车名片”。
90年代初,我在北京遭遇某校同学聚会,席间就看到这样一幕。按理老同学聚会,大家彼知根知底是用不着发名片的,然而那次到场的某个同学还是应众人要求,大肆分发了一批名片,但那名片并非她本人的,而是其令尊的名片。再看头衔:交通局某某长。众人拿到名片,又一一掏出驾驶本,往里一插。那意思不用说读者都该明白了。
这可比一般的“汽车名片”还管用得多。不怕现官,就怕现管嘛,交通警拦住违章车辆,要过驾驶本,一看上司名片赫然夹在驾驶本中,他还不得小心点么?
事实上,有个警察正是有过这样的遭遇。那位警察打开驾驶本楞了几秒,然后与违章者有了如下对话——
警察:“你和某某某(指名牌上的局长)是什么关系?”
违章者:“他是我爸。”
警察:“怎么不一个姓?”
违章者:“我跟我妈姓。”
警察:“得。走吧走吧。下次注意。”
那次大索局长名片的情景,就是这“经验介绍”给招来的。
得。在这传播窍门,没有送宝的意思,其实在中国,像这样聪明的人多得很。
我还见过更可笑的,有一次在北京遇见一个来自某落后地区记者,他向我发放名片时特意指着名片说,本报报名是中央某某领导亲自题写。我定睛一看,那领导手写体的报名下方居然还有一括号,里面写的就是“某某中央领导亲题”。
看罢听罢,我戏谑地对那他说,就冲这题词,中国人对贵报也要敬畏三分啊。
在中国,特权意识和丑陋,只要一个细节就足以让你作呕不已……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特权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