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别人“愚笨”的人肯定有聪明过人的地方,但记者认识的一位华裔市长说,华人的一些“聪明”却没有得到美国人的认可。这位任期已超过10年的市长管理着洛杉矶县辖下的一个中等城市。他说,他在任职期间,多次接到美国人投诉华人“过于聪明”的举报信。有一次,一家商场搞促销,平时2.5美元一瓶的食用油当时花5美元可买4瓶,但商家规定每人只能买4瓶。活动当天,当地不少华人不仅自己赶来抢购,而且还把其他地方的亲朋好友都叫来了。一部分华人约好时间在商场门前集合,然后浩浩荡荡地“杀”进去,整个商场看上去几乎全是华人。据说,有的华人买了4瓶后,返回去继续购买。与华人相比,白人买了4瓶后就走了,而且没有呼朋唤友。促销活动刚开始半天,商场供应的促销食用油就被“洗劫一空”。很多晚来的白人没买到,扫兴而归。
第二天,一封举报信投向了市政府,信中抱怨华人贪小便宜,不守“规矩”。市政府找华人代表对话时,华人代表反驳道,“商家也没有事先规定不能通知亲朋好友来采购。至于说有的华人买了又买,能拿出证据吗?为什么当时不阻止,反而事后告状?”一名华人代表私下说,“美国人就是笨,还不服”。
某年复活节,市政府举办了两项活动。其中一项是组织为慈善机构筹款,另外一项是组织孩子在野地里寻找事先藏起来的彩蛋。筹款活动安排在早上6点,内容是制作早点,然后沿街出售,再把挣来的钱全部捐给慈善机构。活动当天,参加筹款活动的全是清一色的白人,他们干到上午9点多才回家。寻找彩蛋的活动安排在当天上午10点,华人家长早早地就把孩子带到了现场,还没等白人孩子来齐,就投入了“战斗”。华人家长一边观看孩子寻找彩蛋,一边现场指挥,有的家长情急之下还亲自“冲锋陷阵”。在这些“聪明”的家长带领下,藏起来的彩蛋很快落入华人孩子的篮筐里。那些“孤军奋战”且“反应迟钝”的白人孩子哪里是对手?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华人孩子兴高采烈地凯旋。
事后,一封投诉信交到了这位华裔市长手中。信中说,“早上募捐活动现场,看不到华人的身影,可是寻找彩蛋,华人家长‘热情有加’,提早让孩子动手不说,还亲自参与。这哪里是公平的竞争游戏?”为此事,这位市长和华人代表进行了对话。一位华人代表不以为然地说:“他们(美国人)的孩子找不到鸡蛋,说明他们的孩子没有我们的孩子机灵。孩子就应该让家长指点,否则怎么 能进步?再说,事先也没有规定孩子的父母不能在现场做‘参谋’。”市长无言以对。
市长说,华人的“聪明”和美国人的“愚笨”还体现在学习上。不久前,该市的某个高中举行毕业典礼,其中一项仪式是对考试排名前10位的学生颁奖,上台领奖的全是华裔学生。校长照例发表讲话,对获奖学生的勤奋和刻苦褒奖一番后,又补充,“华裔学生的确 OUTSTANDING(出色)”。没想到,这句话惹来了麻烦。
第二天,市长接到了一个白人家长的投诉信,信中说,华裔家庭的孩子之所以常常获奖,是因为他们把课余时间全花在了五花八门的补习上。与华人相比,白人家长不主张自己的孩子在放学后还去上辅导班,而是让他们尽情锻炼和玩耍,所以白人孩子学习时间自然要少得多,考试成绩不如华裔学生也正常。投诉信建议,学校毕业颁奖不应只考虑考试成绩,而应考虑综合素质,如组织才干、团队精神、动手能力、演讲与口才等等。市长说,他在调查此事时,一位华人家长很不高兴地说,“白人孩子学习就是笨,怎么还责怪起我们华人孩子来了?当地有法律规定不让办补习班吗?再说,在我们华人中,有许多人是第一代移民,不少孩子也不在美国出生,英语不过关,正式身份都没有,不加倍努力怎么能融入这个社会?美国人为什么不设身处地地为我们华人想想?”市长承认,他很难摆平这些“争端”,既不能说服华人接受美国人的行为方式,也不能说服美国人理解华人的行为方式,“这或许就是人们所说的‘文化冲突’吧。”
如何看待“聪明”与“愚笨”的问题,市长指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看法存在差异十分正常。同样处理一件事情,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孰优孰劣,很难用“好”与“坏”来概括。聪明无疑是赞誉词,但聪明过了头,可能会变坏事,难怪中国有“聪明反被聪明误”一说。“愚笨”是贬义词,但愚笨有时不一定是坏事,所以中国也有“大智若愚”一说。一言以蔽之,不同的种族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才是最明智的办法。
第二天,一封举报信投向了市政府,信中抱怨华人贪小便宜,不守“规矩”。市政府找华人代表对话时,华人代表反驳道,“商家也没有事先规定不能通知亲朋好友来采购。至于说有的华人买了又买,能拿出证据吗?为什么当时不阻止,反而事后告状?”一名华人代表私下说,“美国人就是笨,还不服”。
某年复活节,市政府举办了两项活动。其中一项是组织为慈善机构筹款,另外一项是组织孩子在野地里寻找事先藏起来的彩蛋。筹款活动安排在早上6点,内容是制作早点,然后沿街出售,再把挣来的钱全部捐给慈善机构。活动当天,参加筹款活动的全是清一色的白人,他们干到上午9点多才回家。寻找彩蛋的活动安排在当天上午10点,华人家长早早地就把孩子带到了现场,还没等白人孩子来齐,就投入了“战斗”。华人家长一边观看孩子寻找彩蛋,一边现场指挥,有的家长情急之下还亲自“冲锋陷阵”。在这些“聪明”的家长带领下,藏起来的彩蛋很快落入华人孩子的篮筐里。那些“孤军奋战”且“反应迟钝”的白人孩子哪里是对手?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华人孩子兴高采烈地凯旋。
事后,一封投诉信交到了这位华裔市长手中。信中说,“早上募捐活动现场,看不到华人的身影,可是寻找彩蛋,华人家长‘热情有加’,提早让孩子动手不说,还亲自参与。这哪里是公平的竞争游戏?”为此事,这位市长和华人代表进行了对话。一位华人代表不以为然地说:“他们(美国人)的孩子找不到鸡蛋,说明他们的孩子没有我们的孩子机灵。孩子就应该让家长指点,否则怎么 能进步?再说,事先也没有规定孩子的父母不能在现场做‘参谋’。”市长无言以对。
市长说,华人的“聪明”和美国人的“愚笨”还体现在学习上。不久前,该市的某个高中举行毕业典礼,其中一项仪式是对考试排名前10位的学生颁奖,上台领奖的全是华裔学生。校长照例发表讲话,对获奖学生的勤奋和刻苦褒奖一番后,又补充,“华裔学生的确 OUTSTANDING(出色)”。没想到,这句话惹来了麻烦。
第二天,市长接到了一个白人家长的投诉信,信中说,华裔家庭的孩子之所以常常获奖,是因为他们把课余时间全花在了五花八门的补习上。与华人相比,白人家长不主张自己的孩子在放学后还去上辅导班,而是让他们尽情锻炼和玩耍,所以白人孩子学习时间自然要少得多,考试成绩不如华裔学生也正常。投诉信建议,学校毕业颁奖不应只考虑考试成绩,而应考虑综合素质,如组织才干、团队精神、动手能力、演讲与口才等等。市长说,他在调查此事时,一位华人家长很不高兴地说,“白人孩子学习就是笨,怎么还责怪起我们华人孩子来了?当地有法律规定不让办补习班吗?再说,在我们华人中,有许多人是第一代移民,不少孩子也不在美国出生,英语不过关,正式身份都没有,不加倍努力怎么能融入这个社会?美国人为什么不设身处地地为我们华人想想?”市长承认,他很难摆平这些“争端”,既不能说服华人接受美国人的行为方式,也不能说服美国人理解华人的行为方式,“这或许就是人们所说的‘文化冲突’吧。”
如何看待“聪明”与“愚笨”的问题,市长指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看法存在差异十分正常。同样处理一件事情,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孰优孰劣,很难用“好”与“坏”来概括。聪明无疑是赞誉词,但聪明过了头,可能会变坏事,难怪中国有“聪明反被聪明误”一说。“愚笨”是贬义词,但愚笨有时不一定是坏事,所以中国也有“大智若愚”一说。一言以蔽之,不同的种族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才是最明智的办法。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 关键字搜索:
- 一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