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韩熙载夜宴图》的故事(图)

 2006-09-23 21:2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古时没有照相技术,更没有摄像技术,形象地状物记事,全仗绘画。而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连续性的画面,那就要靠大师级的人来完成。晋朝时,曾有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在近6米长的画卷上,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相遇的故事。这大约是现存最早的长卷画了。如果说后世在这方面有什么承继与超越的话,《韩熙载夜宴图》当是最好的例证。

《韩熙载夜宴图》出自南唐职业画师顾闳中之手。关于顾闳中,史书上找不到多少有关他的记载。人们只知道他是江南人,为南唐画院待诏。待诏,这个职位初置于汉,用以征召非正官而有各项专长之人。初唐时,待诏的职位很多,有文学、图画、棋艺、医学、甚至相卜等待诏。这些有一技之长的待诏统统归入翰林院管理,待遇不错,但仍不是正官(唐玄宗时,待诏曾一度成为正官)。




《韩熙载夜宴图》长335.5厘米,宽28.7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有专家认为,此画已不是顾氏的原本,可能是宋代摹本。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摹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记录了的那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全卷共分五段:第一段写韩熙载与宾客们谛听状元李家明的妹妹弹奏琵琶的情景。第二段写韩熙载亲自为舞伎王屋山击鼓。第三段写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第四段写女伎们吹奏管乐的情景。第五段写宴会结束,宾客渐渐离去。全图五幅,整幅画卷交织着缠绵又沉郁的氛围,看得出主人公在及时行乐中,遮隐着对生活的巨大失望和内心痛苦。

关于这幅画的美术价值,我们曾经介绍过,这里不再多说。我们还是站在大片的角度来看这画里画外的戏剧冲突,似乎更有意思。

  
顾闳中为什么要“心识默记”地画下这个长卷?韩熙载为什么要夜夜笙歌大摆“夜宴”?一切尽在那个乱世的政治大背景之中。

韩熙载原是山东的一个贵族,因后唐诛杀其父而逃到江南做官。韩熙载博学多才,写得一手好文章,年轻时在京洛一带即负盛名,所以,深得南唐三主喜爱。李昪死后,其庙号“烈祖”即由韩熙载参与制定的。李璟即位后,曾令韩熙载以本官权知制诰。中主死后,后主李煜更是有意授其为相。

韩熙载历三朝、事三主,自然会卷入宫中党争权斗,尤其引起宋齐丘、冯延巳等朝中权要的嫉恨与不满,所以,官运也是起起伏伏。至李煜继位,南唐摇摇欲坠,宫中党争日甚。所以,为了避祸,韩熙载跑到中华门外的戚家山装病不出,或以声色自娱来“避国家入相之命”。

韩熙载的夜宴排场很大,就其传世的夜宴图看,画中有名有姓的就有四十余人,多数都是社会名流。韩熙载可谓家财颇丰,除了每月丰厚的俸禄收入外,由于他文章写得极好,文名远播,江南贵族、士人、僧道载金帛求其撰写碑碣的人不绝于道,甚至有以千金求其一文者,加上皇帝的赏赐,遂使韩熙载成为南唐朝臣中为数不多的富有之家。

来源:中华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